[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叶扇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4412.1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0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少杰;王骁;俞静仪;蔡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 代理人: | 瞿承达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叶扇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叶扇礁。
背景技术
目前建设人工鱼礁的种类繁多,从汽车到轮船,从水泥的到玻璃钢的等等。投放人工鱼礁的目的也不再仅仅限于聚集鱼群增加渔获量,在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为此亟需开发出与近海水域相适应的多样化人工鱼礁,以满足人工鱼礁建设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叶扇礁,它不但能有效实现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同时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叶扇礁本体,所述的叶扇礁本体由支撑柱和均布在支撑柱周壁上处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所构成,所述的支撑柱呈圆柱形状, 所述的呈圆柱形状的支撑柱顶面处设有一弯钩,底面处设有一呈圆锥形状的支撑柱底脚,所述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由附着基框架及附着基框架内均布的相隔一定间距的附着基横梁所形成,所述的附着基框架的外端框边为附着基外支撑柱,所述的附着基外支撑柱的底面处设有呈圆锥形状的附着基外支撑柱底脚。
所述的均布在呈圆柱形状的支撑柱周壁上处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之间的夹角为30°。
所述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的附着基框架内均布的附着基横梁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分布有厚壳贻贝壳,所述的厚壳贻贝壳之间的间距为40-60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且采用呈圆柱形状的支撑柱和均布在呈圆柱形状的支撑柱周壁上处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的结构,所述的呈圆柱形状的支撑柱顶面处设有一弯钩,底面处设有一呈圆锥形状的支撑柱底脚, 所述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由附着基框架及附着基框架内均布的相隔一定间距的附着基横梁构成,所述的附着基框架的外端框边为附着基外支撑柱,其底面处还设有呈圆锥形状的附着基外支撑柱底脚。所述的呈圆柱形状的支撑柱顶面处的一弯钩为便于近海投放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投放海底后,通过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的支撑柱底面处呈圆锥形状的支撑柱底脚及所述的附着基外支撑柱底面处的呈圆锥形状的附着基外支撑柱底脚固定于海底,且使钢筋混凝土叶扇礁能稳定地竖立于海底。
2、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的附着基呈叶扇形状,呈叶扇形状的多档设计可增加礁体表面积,另外在附着基横梁的前、后端面上分布的厚壳贻贝壳,且还可增加贝类生物附着面积,提高生物附着量。
3、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且能使水流向上运动,形成上升流,把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上来,吸引鱼群前来觅食。
4、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还能产生阴影,许多鱼类喜欢阴影,故可招来鱼群。
5、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也能给鱼儿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
简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结构简洁,稳定性可靠,水动力性佳,加工制造容易,运输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直径、高均为2000mm,为中型钢筋混凝土礁体,可适用于水深10-20米区域的生物增殖,增殖对象为岩礁性鱼类和贝类。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的支撑柱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该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叶扇礁包含支撑柱1和均布在支撑柱1周壁上处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2。
所述的支撑柱1呈圆柱形状, 所述的呈圆柱形状的支撑柱1顶面处设有一弯钩11,底面处设有一呈圆锥形状的支撑柱底脚12。
所述的呈叶扇形状的附着基2由附着基框架21及附着基横梁22所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4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西餐刀架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及LED隧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