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实验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4795.2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7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慧 |
主分类号: | C25B9/00 | 分类号: | C25B9/00;C25B15/00;B01L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实验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初高中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电解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初中、高中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电解槽都是将电解液电解后所产生的气体分别导出,通过排空方式收集到广口瓶、试剂瓶或者试管中,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在排空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回混入部分空气,影响实验效果;同时在电解氯化钠产生氯气的实验中,还容易导致少量氯气的溢出,影响实验者的健康。同时电解液和电解液电解后的产物会带有腐蚀性,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电解产生的气体,可能会导致对实验者皮肤的腐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实验电解槽,其主体为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的透明水槽,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下层容纳电解液,其底部设置有为电解反应供电的阳极和阴极;电解槽上层容纳起隔离作用的纯净水,其底部设置有阳极气体出口和阴极气体出口;所述阳极和阴极上方分别罩有漏斗形状的气体收集罩,气体收集罩分别通过阳极气体导管和阴极气体导管与所述阳极气体出口和阴极气体出口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2组阳极气体出口和阴极气体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一组阳极气体出口和阴极气体出口的距离设置在10cm以上;另一组阳极气体出口和阴极气体出口的距离设置在3cm以内。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采用排水/水密的方式来收集阴阳电极产生的气体,提高了所收集气体的纯净度,保证了实验演示的效果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别收集阴阳电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收集阴阳电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实验电解槽;11-电解槽下层;12-电解槽上层;13-电路盒;14-电解液添加口;15-电解液排出口;20-电解液;21-阳极;22-阴极;23-气体收集罩;24-阳极气体导管;25-阴极气体导管;30-水;31-阳极气体出口;32-阴极气体出口;4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学实验用电解槽采用排水/水密的方式来收集阴阳电极产生的气体,其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该实验电解槽1通过在一个大的透明水槽中使用隔板40将其分为下层11和上层12,电解槽下层11容纳电解液20,电解槽上层12容纳其隔离作用的纯净的水30,以隔离操作人员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通过透穿隔板40的电解液添加口14可以向电解槽下层11中注入电解液20,该电解液添加口14伸出电解槽上层12,与隔板40一起使得电解液20与纯净水30隔开。
电解槽下层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为电解反应供电的阳极21(正极)和阴极22(负极),阳极21和阴极22电连接到电解槽下方的电路盒13中。阳极21和阴极22上方分别罩有气体收集罩23,气体收集罩23呈下宽上窄的漏斗形状,阳极21和阴极22上方的气体收集罩23分别通过阳极气体导管24和阴极气体导管25将在阳极21和阴极22上收集到的气体输送到阳极气体出口31和阴极气体出口32,阳极气体出口31和阴极气体出口32分别将阳极气体和阴极气体输出到收集器皿中。
电解液注入时,可使用管塞(未示出)将阳极气体出口31和阴极气体出口32堵住,然后向电解液添加口14中注入电解液20,使得电解液20在电解液添加口14中超出隔板的高度,并尽量接近最终起隔离作用的水的预订高度。然后向电解槽上层12中倒入起隔离作用的纯净水30,并使得水30的高度略高于电解液添加口14中电解液20的高度,然后拔掉管塞,此时电解槽上层12中的少量水30会通过阳极气体出口31和阴极气体出口32流入电解槽下层11中,使得电解槽上层12中水30的液面高度与电解液添加口14中电解液20的液面高度达到一致,从而实现起隔离作用的水和电解液的压力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慧,未经李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4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