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封浸入式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5542.7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汉全;江学德;董建伟;富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汉全;江学德;董建伟;富学敏 |
主分类号: | B22D41/58 | 分类号: | B22D41/5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汪爱平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入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气封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封浸入式水口的结构如图1所示,水口本体1上端部开设有惰性气体进气口2,对应惰性气体进气口2在水口本体1上端部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4,当上水口5连接水口本体1时,惰性气体经进气口2进入环形槽4,利用上水口5与水口本体1的配合间隙溢出形成保护气流,隔绝外界空气进入到水口中,防止熔融的钢水被氧化。这样结构形式的水口不足之处有:1、钢水夹带的残渣容易溅入环形槽4,甚至堵塞掉环形槽4,导致环形惰性气流的密封不严密,外界空气进入水口将钢水氧化;2、由于开设了环形槽4,那么留给上水口5与水口本体1之间安装密封环3的空间较小,密封环3短小也容易降低密封效果,导致当环形惰性气流的密封不严密时,外界空气进入水口将钢水氧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封浸入式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气封浸入式水口,包括水口本体,水口本体上端部呈空心的倒圆台形,所述水口本体的上端部设有铁壳密封罩,铁壳密封罩与水口本体之间构成环形气流腔室,环形气流腔室在水口本体的上端口处设有出气口,铁壳密封罩外壁上设有惰性气体进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水口本体的上端口设有若干径向凸棱,相邻凸棱间的凹槽构成环形气流腔室在水口本体上端口处的出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水口本体上端部的铁壳密封罩包括端盖和罩壳,端盖密封连接在罩壳上,惰性气体进气口设置在罩壳的外壁上,罩壳下端口向内翻折有密封环圈,密封环圈箍在水口本体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加装了铁壳密封罩,结合水口本体上端口的凸棱结构,使得惰性气体的出气口上移到水口本体上端,一是钢水夹带的残渣不会溅入惰性气体的出气口;二是增加了上下水口之间安装密封环的空间,密封环加大尺寸可以提高两者间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水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2~图3,本实用新型水口本体1上端部呈空心的倒圆台形,水口本体1的上端部设有铁壳密封罩6,铁壳密封罩6与水口本体1之间构成环形气流腔室,水口本体1的上端口设有若干径向凸棱11,相邻凸棱间的凹槽12构成环形气流腔室在水口本体1上端口处的出气口。铁壳密封罩6包括端盖61和罩壳62,端盖61密封连接在罩壳62上,惰性气体进气口2设置在罩壳62的外壁上,罩壳62下端口向内翻折有密封环圈63,密封环圈63箍在水口本体1外壁上。
安装时,将罩壳62从下往上套入,使得密封环圈63箍在水口本体1外壁上,在水口本体1上端口处将端盖61密封焊接或螺接在罩壳62上,这样结合水口本体上端口的凸棱结构,使得惰性气体的出气口上移到水口本体上端,一是钢水夹带的残渣不会溅入惰性气体的出气口;二是增加了上水口5与水口本体1之间安装密封环3的空间,密封环3加大尺寸可以提高两者间的密封效果。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汉全;江学德;董建伟;富学敏,未经周汉全;江学德;董建伟;富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5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