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游泳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6136.2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逸;成若彤;乔然;黎泽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逸 |
主分类号: | A63B31/12 | 分类号: | A63B31/12;A63B31/08;A63B31/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泳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泳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柔性瓣来增加出力或便于学习游泳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游泳辅助工具,常用的有游泳圈、浮球或脚蹼,但是这些工具对于学习游泳却帮助不大,因为学习游泳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使人通过适当的肢体运动漂浮并可以自由呼吸,而采用游泳圈、浮球或脚蹼难以使人形成适于游泳的肢体运动。脚蹼虽然可以增加游泳速度,但是不适用于新手,且仅能使用腿部尤其是小腿部的力量。
中国专利200420060467.7,公开了一种快泳鳍套,包括两片可开合的鳍壳,鳍壳截面呈圆弧状;两片鳍壳通过一副与两片鳍壳一端端部中心位置铰接连接的松紧套连接在一起;在两片鳍壳的两侧中部,分别通过弹性绳连接;两片鳍壳另一端呈花瓣状,并微向外开放。将实用新型快泳鳍套穿戴在手臂或小腿上,游泳时,手臂向后划动或小腿后蹬,鳍套受到水的阻力而打开,产生推力推动身体快速前进。在手臂向前伸或小腿回收时,快泳鳍套闭合,身体前行的阻力减小。快泳鳍套通过一开一合,实现游泳速度的提高,通常情况,游泳速度能提高近两倍。该实用新型利用鳍壳的开合产生的面积差来辅助游泳,存在的问题是鳍壳采用硬质材料,做的太小开合不便,而做的较大时则开合冲程较长,小腿部分滑动的冲程被浪费掉。且鳍壳之间采用机械连接,难以确保其开合时受力的均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游泳辅助装置,可以辅助学习游泳,便于初学者形成适于游泳的肢体运动,且受力可靠,便于携带,不仅可用于腿部,也可以用于躯干部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泳辅助装置,基体穿戴于人体,基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柔性瓣。
所述的柔性瓣为半圆形、弧形、半胶囊形或环形。
所述的柔性瓣在基体上交错布置。
所述的柔性瓣边缘设有系带,系带与基体连接。
所述的柔性瓣边缘设有开口边。
所述的开口边在闭合状态下具有一迎水面。
所述的柔性瓣内还设有骨架,骨架一端与基体连接。
所述的基体为编织物或固定装置,所述的编织物内设有支撑骨架。
所述的固定装置中,固定带与踏带连接。
所述的柔性瓣为采用橡胶材质,或者为涂覆有不透水涂层的编织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游泳辅助装置,通过采用柔性瓣,从而在基体上可以设置为多个,并可以设置到其他的部位,例如躯干部位,当踩水腿部收回时,由于反作用力的影响,躯干部位的柔性瓣会张开,从而提供辅助的阻力,阻止身体下沉。柔性瓣开合所需的冲程短,减少了冲程浪费。由于采用柔性材质,几乎不会增加新的阻力,对于行动无障碍。由于腿部踩水时的肢体运动更为接近无辅助装置时的肢体运动,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辅助训练可以使初学者获得适于游泳的肢体运动,特别是适于踩水或蛙泳时的肢体运动。
当采用半圆形或弧形的柔性瓣时,半圆形、弧形或半胶囊形的左右两端即可形成限制柔性瓣开合的约束,从而不用额外的设置系带。设置的开口边通常采用具有挠性的材质,例如塑料或尼龙,以确保将柔性瓣撑开时表面积为最大,且避免柔性瓣与基体完全贴合而难以张开,其上设置的迎水面有利于水流进入使柔性瓣快速的张开。
柔性瓣内和基体内分别设置的骨架和支撑骨架也采用具有挠性的材质,例如塑料或尼龙,这样使柔性瓣具有较好的受力结构,且受力后不会翻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状结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躯干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骨架与基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游泳辅助装置,基体6穿戴于人体,基体6上设有至少一个柔性瓣1。采用柔性瓣1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布置的位置几乎不受限制,不仅可以位于腿部、手臂上,也可以布置在躯干上。所述的柔性瓣1为采用橡胶材质,在橡胶材质内设有网状的编织物,例如网状丙纶线,或者为涂覆有不透水涂层的编织物。
如图2、图3中,所述的柔性瓣1为半圆形、弧形、半胶囊形或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逸,未经杨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6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浸胶机烘箱
- 下一篇:具有闹钟功能的数码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