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6273.6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9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刚;宿延轶;叶岷;王延军;杨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天津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7C3/28 | 分类号: | B67C3/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两级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适用于液体、脂类等领域的灌装阀,具体涉及一种称重式灌装设备保证灌装精度和稳定性的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称重式脂类灌装阀机主要有两种形式:大小阀分体式灌装机和两级单阀体灌装机。
大小阀分体式灌装机通常采用大小两个阀体进行灌装,灌装时首先打开大阀体进行大流量灌装,然后关闭大阀体打开小阀体进行后段灌装,大阀体灌装保证灌装速度,小阀体灌装保证灌装精度和断料一致性,虽然这种灌装方式能够保证灌装精度和断料的一致性,但灌装机结构复杂,灌装阀拆卸清理不方便,不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灌装生产要求。
两级单阀体灌装机,普遍应用于液体灌装领域,脂类灌装领域也有不少应用,但存在一定缺陷。
两级单阀体灌装阀主要由气缸、阀杆、外阀体和阀芯组成。两级指的是由气缸驱动阀杆产生两个行程,使阀体与阀芯之间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通流截面,从而形成灌装阀的大小流量。大流量状态时,灌装阀出口的通流截面积是一个圆形;小流量状态时,灌装阀出口的通流截面积是一个环形。此类灌装阀用于液体灌装没有问题,但用于脂类灌装,阀体处于小流量状态时,由于阀体出口的通流截面积是一个环形,造成脂类流出时状态不稳定,相互粘接,以大小不一致的块装掉落到产品容器内,从而很难保证灌装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该阀结构紧凑简单,拆卸清理方便,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生产模式,该阀处于小流量时,脂类流出阀体状态稳定一致,断料彻底迅速,能够保证灌装精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该阀包括内阀和套在内阀外的外阀,内、外两个阀之间共用一个阀杆;内阀包括小流量复位弹簧、内阀上阀体、内阀下阀体、内阀头,内阀上阀体顶部与阀杆底部配合连接,内阀上阀体底部安装在内阀下阀体上、且两者构成内阀体,内阀体内设有内阀头和套在内阀头外的小流量复位弹簧,小流量复位弹簧的顶部压在内阀上阀体的底部,内阀头顶部连接在阀杆底端;外阀包括气缸、气缸连接座、阀杆、外阀上阀体、外阀下阀体、外阀芯、大流量复位弹簧,气缸底部安装在气缸连接座顶部,气缸连接座底部安装在外阀上阀体顶部,外阀上阀体底部安装在外阀下阀体顶部,外阀芯由内阀上阀体和内阀下阀体构成,外阀芯和大流量复位弹簧均套在阀杆中部外,且大流量复位弹簧位于外阀芯的上部。
所述的阀杆顶端设有能够驱动其作直线往复运动的气缸,阀杆顶端与气缸的气缸杆之间通过阀杆连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的阀杆连接头上端与气缸杆螺纹连接,阀杆连接头下端与阀杆卡接。
所述的外阀上阀体顶部中心开有孔,该孔内设有密封件安装套;外阀上阀体中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外阀下阀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的外阀上阀体与密封圈安装套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外阀上阀体与外阀下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该阀用于脂类或酱类灌装时,结构紧凑简单,拆卸清理方便,适应灵活多变的生产模式。(2)用该灌装阀构成的灌装机,在大小流量状态时,灌装阀出口的通流截面积均为一个封闭的圆,这样当小流量状态时,物料流出阀体状态稳定一致,断料彻底迅速,能够保证灌装精度;用该灌装机组成自动灌装线时,可以省掉称重复检工位和人工调整灌装量位。(3)该阀的内外阀均设计有复位弹簧,当气缸断气时,内外阀自动复位关闭,防止突然断电或断气时物料外泄,造成物料浪费和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的大流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的小流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脂类灌装两级复合阀的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2.大流量复位弹簧,3.阀杆,4.外阀下阀体,5.小流量复位弹簧,6.内阀下阀体,7.内阀头,8.外阀腔,9.内阀腔,10.内阀上阀体,11.密封垫,12.外阀上阀体,13.弹簧垫圈,14.密封圈安装套,15.密封圈,16.气缸连接座,17.阀杆连接头,18.气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天津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天津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6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纳米碳酸钙微粉的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水下零张力收放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