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6311.8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2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付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5/14 | 分类号: | F16K3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管阀快 开门 安全 联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清管阀快开门启闭时保障操作安全的一种机械装置,即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典型的应用就是在化工品、油品、天然气等流体管线上清管阀的快开门。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清管阀快开门启闭时进行二次卸压保障操作安全的是在阀体快开端和快开门体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安全销、泄压阀,缺点是安全销和泄压阀各自独立操作且必须按照要求的顺序进行,当开启快开门时必须先打开泄压阀、再拔出安全销;当关闭快开门时必须先插入安全销、再关闭泄压阀。如果未打开泄压阀就拔出安全销,就有可能未经二次卸压就打开快开门,此时一旦一次卸压有误操作或故障,阀腔存在压力,开启快开门的瞬间带压介质会给操作带来危害, 操作不便捷,使用安全性不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达到将泄压阀的启闭与安全销对快开门的锁定相互联动,操作快捷,改善清管阀使用安全性,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了更好的理解技术内容,请同时参看附图,标号放在零部件后的括号内。
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由阀体(12)快开端固定的快开门体(10)上装配可转动的快开门(11),以及其安全联锁组件组成,其特征是:在安全联锁组件中,阀体(12)快开端侧面装配可控内腔压力的球阀(7),球阀(7)的阀杆上固定联动手柄(9),联动手柄(9)的固定端凸轮槽(13)连接安全销(5)销柄,安全销(5)前端穿过快开门体(10)侧壁上的通孔,定位销(4)固定在快开门体(10)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是:可控内腔压力的球阀(7)固定在阀体(12)快开端侧壁通孔外侧;球阀(7)一端通过接管(6)与阀体(12)快开端内腔相通,另一端接大气或放空管。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是:安全销(5)前端穿过快开门体(10),且安全销(5)前端插入快开门(11)的弧形凹槽(14)部位的下侧壁;固定在快开门体(10)上的定位销(4),其定位销(4)前端插入快开门(11)的弧形凹槽(14)部位的上侧壁。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是:固定的定位销(4)伸出端和可往复伸缩的安全销(5)伸出端均插入位于快开门(11)的弧形凹槽(14)两端。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是:可启闭球阀(7)的联动手柄(9)固定端有孔和凸轮槽(13),联动手柄(9)通过孔与球阀(7)的阀杆连接固定,安全销(5)用销轴(8)连接在联动手柄(9)的凸轮槽(13)上。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是:用独立件联动块(17)与普通手柄的组合来替换独立件联动手柄(9)。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是:用安全销(5)直接插入快开门(11)中盲孔(18)中来替换定位销(4)和安全销(5)。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征是:用定位销(4)和安全销(5)位于快开门(11)的弧形凸齿(15)的两侧来替换定位销(4)伸出端和安全销(5)伸出端均插入位于快开门(11)的弧形凹槽(14)两端。
另外,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点是:联动手柄(9)能以阀杆轴线为中心与阀杆一同旋转90度并启闭球阀(7),同时安全销(5)受凸轮槽13作用可沿着自身轴线移动。
所述的清管阀快开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特点是:当球阀(7)关闭时,安全销(5)穿过快开门体(10)侧壁并与定位销(4)分别挡在快开门(11)凹槽不同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首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是将作为清管阀中内腔二次泄压阀的球阀启闭操作与限制快开门启闭的安全销操作联动了起来,实现了只有在球阀打开,清管阀内腔经二次卸压后才能进行开启清管阀快开门操作的安全联锁,也实现了只有在快开门完全关闭后球阀才能被关闭、清管阀内腔才能升压的安全联锁。优点是改善了原快开门启闭系统操作中存在的操作使用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快捷。
四、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6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动力转向传输系统用管件
- 下一篇:一种生物金属纤维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