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8782.2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益才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22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王士爱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生物质燃烧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ZL201120106698.7的中国专利提供的锅炉燃烧器,安装有锅炉的燃料进料控制器和配风机构,配风机构的配风管安装在炉膛底部,所述的配风管包括间隔开有风口吹向内壁的护边配风管、间隔开有风口呈旋转状的旋转配风管和间隔开有风口向上的上升配风管。该燃料进料控制器的料斗出口接电动推进器,电动推进器出口接与气室相连的送料风管,送料风管另一端伸入锅炉的炉膛内,由于其只限于锅炉上使用,使用范围窄,另外,输送燃料进料部份不合理,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热能利用率高且可节省操作时间的生物质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安装有炉体的燃料进料控制器、送料风管和配风机构,配风机构的配风管由点火配风管和二次配风管构成,该燃料进料控制器的料斗接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出口接送料风管,送料风管另一端切边伸入炉体的炉膛内,螺旋推进器的螺旋叶片上开有断口, 螺旋推进器沿着流向间隔形成若干个落料口与料斗接通。
上述中,在送料风管的风机出口安装有安全阀,该安全阀由阀体和止回阀片组成,炉体采用钢板焊制而成,炉体内壁采用高铝耐火砖制成,体外用高温保护材料隔热保护。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炉体制作用钢板焊制,体内用高铝耐火砖,体外用高温保护材料隔热保护,从而不致伤人。
在料斗沿着螺旋推进器的流向间隔形成若干个落料口,大大延长每次投料燃烧时间,可节省操作时间。
螺旋推进器的螺旋叶片上开有断口,利用此断口作为料环,其作用是当炉内风压高于送料风机风压时阻止炉内空气回流。
在送料风管的风机出口安装有安全阀,阀内的止回阀片利用自身的重量,在不送风时常闭合,送风时被打开,其作用是当炉内风压高送料风机风压时阻止炉内风气回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炉体1炉体采用钢板焊制而成,炉体内壁采用高铝耐火砖2制成,体外用高温保护材料隔热保护,在炉体1的顶部有炉盖14,底部有风室11,炉体1下部上有点火口10,上侧边有出火口18和观火口20,风室11有清灰口12,炉体1与风室之间开有通风孔17。
它还安装有炉体1的燃料进料控制器、送料风管9和配风机构,该燃料进料控制器的料斗3接螺旋推进器5,螺旋推进器出口8接与气室相连的送料风管9,送料风管9另一端切边伸入炉体1的炉膛内,螺旋推进器5由包括外壳、由电机4驱动的转轴25和转轴25上的螺旋叶片24,螺旋叶片24上开有断口23为三个, 螺旋推进器5沿着的流向间隔形成若干个落料口22与料斗3接通,配风机构的配风管由点火配风管16和二次配风管15构成,分别经阀门接储气室14和风机13。
在送料风管9的风机6出口安装有安全阀,该安全阀由阀体7和止回阀片21组成。
增加机械无级变速电动机,更准确控制用料,充分燃烧,保护环境和节约原料。
上述中,电机4为机械无级变速电动机,可更准确控制用料,充分燃烧,保护环境和节约原料。点火配风管16可提供炉内壁的护边柄风和上升配风,二次配风管15可提供旋转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燃料从料斗3进入螺旋推进器5,再由螺旋推进器5送入送料风管9然后进入炉体1的炉膛内燃烧。由电机4的转速控制下料多少,送料风管9中的送料风进入炉膛切边旋转,加上风室11的上升风,使燃料在炉膛内旋转、上升燃烧。
燃料进入炉膛后由引火物点燃。
上升配风:当炉体1初始燃烧时,开启配风管中的点火配风管16进行上升配风,把物料托起燃烧,防止燃料沉底燃烧不透,减少结焦现象产生。
火焰燃烧较旺时,开启二次配风管15加强旋转配风,使物料形成悬浮式燃烧。在燃烧过程中要随时控制上升配风,使火焰的高度能够在最佳位置。发挥最佳的效果。
旋转配风:由二次配风管15中的阀门控制,风过大时风速快,物料未能彻底燃烧就排出,造成浪费,风过小物料会下沉、燃烧不透,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益才,未经刘益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8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出有价金属的方法
- 下一篇:汽轮机叶轮自由锻造双凸成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