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嵌入拍买软件客户端的移动终端实现推荐提成即时交易的信息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8799.8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蔚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H04W4/12;G06K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嵌入 软件 客户端 移动 终端 实现 推荐 提成 即时 交易 信息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商务领域,使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而实现推荐提成即时交易的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嵌入拍买软件客户端的移动终端实现推荐提成即时交易的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互联网电子商务说明
是基于因特网的一种商业模式,其特征是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通常都是在同一台终端上完成用户登录/浏览商品/下单交易/支付货款的全过程,手机与电脑并未有互动。
或者电子商务都需要在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注册成为会员后,才能进行浏览商品,完成购物;即交易只能在该电子商务网站上完成;
2、利用移动终端与二维码的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分析
2.1 二维码的基本概念
二维码通过特定几何图形在二维平面上有规律分布形成的黑白相间的图像来记录信息.并在图像被识读后。利用特定图形与二进制的对应规则实现数据符号的自动识别处理。
手机二维码服务是指以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作为二维码的存储、解读、处理和传播渠道而产生的各种移动增值服务。根据手机终端承担存储二维码信息或是解读二维码信息的功能区别,通常又可将手机二维码服务分为手机被读类应用及手机主读类应用两大类。
手机被读类应用通常是终端用户通过各种在线或非在线方式完成交易后,二维码电子凭证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并显示在手机屏幕上,可通过专用设备识读并验证交易的真实性。这类应用的特征主要为:
l 手机以实现二维码的接收和存储功能为主.不对其承载的业务信息进行解析;
l 需要专用设备对手机二维码图像进行识读;
l 识读后的业务处理通常由专用设备执行,而与手机不直接相关。
这类业务中,二维码在被识读后通常还需要与后台交易系统交互,对其真实有效性进行检验。典型应用包括电子票、电子优惠券、电子提货券、电子会员卡和支付凭证等。
手机主读类应用是将带有摄像头的手机作为识读二维码的工具,手机安装二维码识读客户端,客户端通过摄像头识读各种媒体上的二维码图像并进行本地解析,执行业务逻辑,还可能与应用服务器发生在线交互,进而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这类应用的特征主要为;
l 二维码图像一般印刷在纸媒、户外等平面媒体上;
l 依赖于手机客户端进行识读:
l 手机客户端执行全部或部分业务逻辑。
l 商家拥有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站,二维码包含该网站的链接信息,手机扫描二维码,完成了该电子商务网站的登录过程,电子商务交易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完成。
此类特征的典型应用如:名片、短信、上网、1号店地铁模式等。
2.2 国内外应用发展状况
二维码与3G手机的结合已逐渐深入到国内外普通民众的生活。总体而言,手机被读类应用(主要是电子凭证类),因对手机终端要求不高,盈利模式清晰,应用前景被看好:手机主读类应用受终端能力和应用环境限制,虽有成功案例,但不如被读类应用普及。
日本的二维码业务采用开放码制及开放运营方式,手机二维码主读与被读类应用都发展较好。手机被读类应用,主要是电子凭证类业务,在日本应用也非常广泛,各种电子票、电子优惠券、二维码登机牌、校园卡、地铁票等业务应用都非常丰富。
韩国的手机二维码业务采用非开放性码制,封闭运营、集中管控,以在线主读类的应用为主。在电子凭证类业务方面,韩国也推出了电子优惠券、电子票等服务,但应用没有日本这么广泛。
欧美方面,手机主读类业务发展不良,典型如美国的Scanbuy推出的手机二维码识读客户端。市场推广始终未有突破;电子凭证类业务发展较好,如英国的mobiqa和Gavitac通过和多家国际航空公司、地铁公司等合作提供二维码登机服务和电子车票,并切入到移动支付领域.在电子优惠券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盈利。
中国手机二维码应用从2006年正式运营,主要的市场推广者是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采用了日本的QR码和美国的DM码,并针对两种码制分别与不同厂家进行独家合作.由合作伙伴各自发展代理商完成技术开发和营销推广。直至2009年,中国移动在手机二维码主读类的业务上推广不尽人意,但被读类业务如电子凭证推广效果明显。总的来说.中国移动通过数年大力开拓手机二维码增值服务,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社会和品牌效益,二维码电子凭证业务市场已经培育起来,目前正处在加速上升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蔚,未经徐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8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