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逆式板材轧机防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8876.X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6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付宇清;郑文;肖寄光;梁勇;何矿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0 | 分类号: | B21B39/00;B21B3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曹爱红 |
地址: | 5121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板材 轧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用板材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逆式板材轧机在轧钢过程中防止轧件上翘的防翘装置。
背景技术
可逆式板材轧机有不同类型,且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冶金行业。例如,钢铁冶金行业的两辊可逆式热轧中厚板轧机,两个轧辊沿一垂直平面重叠(位于上部的叫上轧辊、位于下部的叫下轧辊)安装在机架上,两轧辊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平行且位于机架内的一个垂直平面,轧辊之间的开口距离(称为辊缝)可以通过压下系统来调节,两轧辊可以沿各自轧辊轴中心线正/反向旋转,在机架的两侧布置有可以正/反方向旋转的轧件输送辊道,辊道上表面高度一般稍低于下轧辊的辊面顶端。经过加热炉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板坯(或扁锭),由轧机一侧的辊道输送到轧机,被旋转的轧辊咬入辊缝(辊缝尺寸比板坯厚度小,坯厚-辊缝=压下量)并从机架另一侧吐出,到达另一侧的输送辊道,从而完成一个道次的轧制,轧件(板坯)被减薄一次;接着,调节(减少)辊缝,并操作输送辊道和轧辊反方向转动,带动轧件反向运动并被轧辊第二次咬入辊缝,从另一侧吐出到达另一侧的输送辊道,从而完成第二个道次的轧制,轧件(板坯)又被减薄一次;……,如此往复轧制,每轧制一个道次,轧件就被减薄一次,直至轧到计划的成品钢板厚度。每道次减薄的厚度称为道次压下量,即咬入前后的轧件厚度差。这就是板材轧机轧制板材的过程。
可逆式板材轧机在轧钢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轧件沿厚度方向温度分布不均,轧件与轧辊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不同导致上下接触面的摩擦力的差异,上下轧辊辊径存在差异,上下轧辊辊面的线速度不同,轧件的导入角不合理,等等),导致轧件横截面的不同部位(特别是厚度方向)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金属流量的差异,导致轧件向金属流量较小(也即金属变形程度较小)的一侧弯曲,从而出现轧件从轧机吐出时,轧件头、尾或中间任何位置,存在上翘或下扣的现象,由于下扣时轧件受到输送辊道辊面的制约(输送辊道为花辊时,制约效果更好),下扣会受到抑制,但上翘比较“自由”,因此,轧件容易出现严重上翘,一般称作“翘头”,上翘严重时,轧件可能从出口上冲,损坏机架上的附属装置,或者无法进行下一道次的轧制(轧件不平直,下一道的咬入困难),造成中间废,如果最后一道上翘严重,就成为板形不合格的成品废。
为了克服可逆式板材轧机的轧件翘头问题,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1)减少上下轧线速度差,防止上下轧辊线速度不同导致的轧件向速度慢的一侧弯 曲;
(2)减少上下轧辊的辊径差,防止上下轧辊对轧件的压力不同导致轧件向压力大的一侧弯曲;
(3)优化板坯的加热工艺,减少和消除轧件横断面温差,防止随着轧件的延伸,金属变形程度不同而导致的轧件向变形程度较小的一侧弯曲。
(4)给轧件表面除鳞(除去氧化铁皮)、保证上下轧辊表面的材质和粗糙度相同,防止轧件上下表面摩擦状况不同而导致的轧件弯曲。
(5)设置和调整合理的轧制线高度,得到合理的导入角(输送辊道或机架辊上表面和下轧辊上表面连线与轧制线的夹角),减少因咬钢时导入角变化而导致轧件头部弯曲。
由于设备配置的局限性,以上措施不是每套板材轧机都能采用的,即使能够采用,其效果也存在差异。特别是我国钢铁企业部分中试厂配置的用于板材品种中试的可逆式两辊板材轧机,为了减少投资,设备配置比较简单,上下轧辊由同一台电机通过减速机和齿轮箱同时驱动,无法调整上下轧辊的线速度差,由于轧机小型化,没有也无法配置专门的除鳞设备,没有配置专用的轧制线高度在线调整装置,而且,由于轧辊辊径小,钢坯尺寸小,轧件咬入时跳动厉害,导致轧件咬入时的导入角变化不定,以上因素导致轧件翘头严重而又不能采取常规的措施来改善和解决。
专利号为200320102827.0,公开号为CN2670021,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专用防翘装置,该防翘装置包括支架、摆动式惯性重锤,在中厚钢板热轧带钢扎机宽度方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摆动式惯性重锤,摆动式惯性重锤与支架通过活动轴连接。该装置利用摆动重锤的惯力作用,消耗钢板的强大冲击力矩,将翘头、翘尾钢板压下,解决了钢板翘头、翘尾问题。但是,该装置是安装在机架后面,只能对成品板在轧制最后一个道次之后,离开机架时对成品板有防翘作用,不能防止在可逆轧制过程中的轧件的翘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8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英语教学板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