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井胶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9655.4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穆总结;陈涛;左霞;宫伟;魏强;武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井胶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固完井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固井胶塞。
背景技术
尾管悬挂固井是完井方式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有利于节省钻井工期,节约钻井成本。尾管悬挂固井一般的做法是,采用尾管送入工具、尾管串、浮箍配合注水泥固井。由于尾管送入工具与尾管串内径存在变径,若单独使用钻杆胶塞顶替水泥浆,顶替效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井胶塞,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单独使用钻杆胶塞顶替水泥浆,顶替效率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固井胶塞,包括上接头、连接短节、本体、转换接头、胶塞翼和浮箍接头;上接头的下端内壁与连接短节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短节的下部内壁与本体的上部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体的下端外壁与转换接头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转换接头的下部外壁与浮箍插头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体的中部外侧自上而下固定套装有至少两组的胶塞翼,本体的上部内壁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形,上接头的上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连接短节的下部与本体的上部通过至少一个下剪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体的中部内壁有凸出的环形台阶。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接头的下端与连接短节的上端可通过至少一个上剪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上剪钉下方的上接头与连接短节之间可安装有密封圈。
上述下剪钉上方的连接短节与本体之间可安装有密封圈。
上述胶塞翼自上而下直径可逐渐减小。
上述浮箍插头的下端可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上剪钉、下剪钉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剪断压力,可以保证意外情况下工具的正常使用,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套管,可有效提高尾管固井水泥浆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接头,2为连接短节,3为本体,4为转换接头,5为浮箍插头,6为胶塞翼,7为密封圈,8为上剪钉,9为下剪钉,10为环形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固井胶塞包括上接头1、连接短节2、本体3、转换接头4、胶塞翼6和浮箍接头5;上接头1的下端内壁与连接短节2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短节2的下部内壁与本体3的上部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体3的下端外壁与转换接头4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转换接头4的下部外壁与浮箍插头5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体3的中部外侧自上而下固定套装有至少两组的胶塞翼6,本体3的上部内壁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形,上接头1的上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连接短节2的下部与本体3的上部通过至少一个下剪钉9固定连接在一起,本体3的中部内壁有凸出的环形台阶10。环形台阶10圆周直径可与钻杆胶塞头杆部外径相配合。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固井胶塞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上接头1的下端与连接短节2的上端通过至少一个上剪钉8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剪钉8和下剪钉9可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剪断压力,这样可以保证意外情况下工具的正常使用。
如附图1所示,下剪钉9上方的连接短节2与本体3之间安装有密封圈7。
如附图1所示,上剪钉8下方的上接头1与连接短节2之间安装有密封圈7。
如附图1所示,胶塞翼6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减小。
如附图1所示,浮箍插头5的下端呈圆弧状。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本实用新型与尾管送入工具相连接,尾管送入到位后,通过送入工具内部注水泥固井,注水泥结束后,在尾管送入工具内部投钻杆胶塞替水泥,当钻杆胶塞行进至本体3内部环形台阶10处,产生第一次碰压,钻杆胶塞停止下行,并开始憋压至下剪钉9剪断,带动本实用新型和钻杆胶塞一起下行至尾管底部浮箍处,完成第二次碰压,替浆结束,若下剪钉9因故无法剪断,可以加大憋压压力,剪断上剪钉8,并使本实用新型和钻杆胶塞下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9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