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模铸造多工位自动制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0683.8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应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冠精密铸造厂 |
主分类号: | B22C13/08 | 分类号: | B22C13/08;B22C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多工位 自动 制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熔模铸造多工位自动制壳机。
背景技术:
在熔模制壳过程中,需要经过沾浆、撒沙、硬化、干燥等工序,而且此工序流程要重复多次才能完成型壳的制作。为了降低工人的操作强度,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机械手代替人工进行熔模制作,具体方案参见专利号为:ZL200910101257.5的中国专利。但这种机械手虽然解决了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机械臂只有一个,只能安装一组挂件器,但制模工序却有很多道,在制造过程中,挂在挂件器上的模壳在逐步进过各个工位进行相应的工序时,其余工位就只能处于空闲状态的,单组模壳的制作时间比较长不利于提高模壳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的熔模铸造多工位自动制壳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熔模铸造多工位自动制壳机,它包括机械臂,它包括转台,所述的机械臂有多个,所述的多个机械臂均竖直安装在转台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转台转动的形式,使转台上的机械臂同时位于不同的工位进行工作,这样减少工件在制造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进而可以大幅提高工作的生产效率。
较佳的,所述的机械臂包括支架和挂件器,所述的支架安装在转台上,所述的支架上设有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经电动推杆驱动转动,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挂件器经连接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升降以及转动动作可以实现对各工件进行各种操作以及不同工位之间转换。
较佳的,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电机和链条,所述的链条的一端经第一轴承与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提升电机连接。具体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简单、实用,且易于实现。
较佳的,所述的转动轴经电动推杆驱动转动是指,它还包括齿条,所述的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转台上,所述的齿条与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齿轮,所述的齿条与齿轮啮合。
作为改进,所述的转动轴和支架之间还设有导向限位装置。导向限位装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挂件器在工作工程中保持稳定,减小晃动。
较佳的,所述的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导向套和导柱,所述的导向套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导柱经第二轴承与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导柱滑配合在导向套内。导向限位装置的实施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较佳的,所述的转台包括外齿轮盘以及内齿轮环,所述的外齿轮盘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的外齿轮盘与内齿轮盘啮合。转台的工作原理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熔模铸造多工位自动制壳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熔模铸造多工位自动制壳机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熔模铸造多工位自动制壳机,它包括机械臂1,它包括转台2,所述的机械臂1有多个,所述的多个机械臂1均竖直安装在转台2上。
上述的机械臂1包括支架1.1和挂件器1.2,所述的支架1.1安装在转台2上,所述的支架1.1上设有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的转动轴1.3经电动推杆1.4驱动转动,所述的转动轴1.3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挂件器1.2经连接件与驱动电机1.10的输出轴连接。
其中,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电机1.5和链条1.6,所述的链条1.6的一端经第一轴承1.9与转动轴1.3连接,另一端与提升电机1.5连接。
上述转动轴1.3经电动推杆1.4驱动转动的具体结构是指,它还包括齿条1.7,所述的电动推杆1.4固定安装在转台2上,所述的齿条1.7与电动推杆1.4连接,所述的转动轴1.3上设有齿轮1.8,所述的齿条1.7与齿轮1.8啮合。
为保持挂件器1.2以及其他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还需要在转动轴1.3和支架1.1之间还设有导向限位装置。
具体的,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导向套3和导柱4,所述的导向套3固定在支架1.1上,所述的导柱4经第二轴承5与转动轴1.3连接,所述的导柱4滑配合在导向套3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台2包括外齿轮2.1盘以及内齿轮2.2环,所述的外齿轮2.1盘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的外齿轮2.1盘与内齿轮2.2盘啮合。转台2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为制造提供了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冠精密铸造厂,未经宁波万冠精密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0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工件滞留静模的模具顶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整形退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