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结构的食品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1203.X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4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纪腾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腾云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A47G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结构 食品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容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食品容器的盒体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生活中,快速、轻便、低成本的食品容器已成为在工作与快节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物,特别是在餐饮业,其使用食品容器的消耗量最多。市场上常见的食品容器多为塑料和纸质的材质制成,通常由敞口的盒体和与盒体能够匹配扣合密封的盒盖构成,食品容器在盛放温度较高的食物时,盒体会变软,在受重挤压时容易变形,导致盒体与盒盖的扣合部分产生缝隙,使食品容器内的食物渗出,甚至使盒体破裂,为解决上述问题,生产厂家只能通过提高制造材料的质量、增加盒体厚度或是改变层结构来改善问题,但不管是提高材质的质量或是盒体整体加厚都增加了材料的使用,提升了制造成本。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针对现有食品容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节省制造材料,又加强盒体结构的食品容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加强结构的食品容器,包括盒体,该盒体具有盒壁以及连接在盒壁底端的盒底,其特征在于:该盒壁的内壁为光滑曲面,该盒壁的外壁由多个多边形拼接而成,该盒壁以单个多边形的区域来说,在多边形的中心部位较薄,在多边形的连接边部位较厚,该各多边形拼接的连接边形成网状加强结构。
该多边形为平面状,多边形从平面的中心部位到连接边部位的厚度逐渐增加。
该多边形为边框状,多边形区域内的外壁呈与内壁一致的光滑曲面,多边形的连接边凸出于外壁。
该盒体还包括沿盒壁顶端圆周设置的扣合唇和能够与扣合唇匹配扣合的盒盖。
该盒体沿盒底圆周设置有隔热底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结构的食品容器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盒壁的外壁由多个多边形拼接而成,由于盒壁的内壁为光滑曲面,而外壁对于盒壁以单个多边形的区域来说,该盒壁在多边形中心部位较薄,在多边形的连接边部位较厚,从而达到节省制造材料的效果,同时,各多边形拼接的连接边形成网状加强结构,网状加强结构形成在整个盒壁的外壁上,从而达到加强盒体结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例盒体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盒体 1 盒壁 11
内壁 111 外壁 112
盒底 12 隔热底环 13
扣合唇 14 盒盖 2
多边形 3 中心部位 31
连接边 32 网状加强结构 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结构的食品容器,主要应用于餐饮业,如图1所示,通常由敞口的盒体1和与盒体1能够匹配扣合的盒盖2构成。
如图2所示,该盒体1呈碗状,包括盒壁11、连接在盒壁11底端的盒底12、沿盒底12圆周设置的隔热底环13和沿盒壁11顶端圆周设置的扣合唇14,该盒壁11的内壁111为光滑曲面,该盒壁11的外壁112由多个多边形3拼接而成,形成在整个外壁112上,该各多边形3拼接的连接边32形成网状加强结构4。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3、图3A所示,该盒壁11的外壁112上的多边形3呈平面状,对于盒壁11以单个多边形3的平面区域来说,该盒壁11在多边形3的中心部位31较薄,在多边形3的连接边32部位较厚,即多边形3从平面中心部位31到连接边32的厚度逐渐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4、图4A所示,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盒壁11的外壁112上的多边形3呈边框状,多边形3区域内的外壁112呈与内壁111一致的光滑曲面,多边形3的连接边32凸出于外壁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腾云,未经纪腾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1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