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盘的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1505.7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26;H01H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蓬勃发展下,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化,其中台式计算机以及笔记型计算机大多需要搭配键盘,以供使用者进行字符输入等操作。因此,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另外,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均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传统的计算机键盘,请参考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一键帽10、一底板20及一回复体30,回复体30被夹置在键帽10及底板20之间,回复体30具有顶抵键帽10的一头部301,并自头部301朝底板20方向延伸有一碗状支脚302,且碗状支脚302内部延伸有一接触凸部303,底板20设有对应接触凸部303的一电路开关201,且碗状支脚302让接触凸部303及电路开关201之间有一间隔空间。藉此,压制键帽10以令回复体30变形,进而使接触凸部303及电路开关201电性连接,进而产生一对应的按键信号。
然而,在电子产品微型化的趋势之下,按键结构也随之缩小,当使用者敲击键盘的侧边时,由于头部301的尺寸缩小,容易产生支撑力不足而导致产生键帽10受力不均而朝一边倾斜的现象,如图1所示,头部301就会呈歪斜的状态,相对使接触凸部303也呈歪斜,此时压制键帽10以令回复体30变形去压制电路开关201,但是接触凸部303却会错开而无法接触到电路开关201的位置,导致按键信号接触不良;另外,长期施力不当下,头部301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而呈歪斜,使按键位置无法稳定回复至水平状,而让使用者操作键盘时,感到非常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其是利用弹性体的颈部设置一凸缘,使键帽受力不均匀时,凸缘仍会将外力均匀施予颈部,以避免颈部呈歪斜或摇晃,以提高键盘的使用便利性及操作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包括:
一底板;
一键帽;以及
一弹性体,夹置在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弹性体具有一颈部,该颈部一端朝该底板的方向设有一碗形支架,另一端朝该键帽的方向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的外周缘尺寸大于该颈部的外周缘尺寸。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碗形支架的内周缘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凸缘的外周缘尺寸。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键帽具有一键帽底面,该凸缘对应该键帽底面中心配置。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底板上设有一薄膜电路板,该薄膜电路板设有一薄膜开关,该颈部朝该碗形支架的内部延伸有一压制部,该压制部对应该薄膜开关的位置设置,以使该键帽下压而作动该压制部与该薄膜开关相互抵触。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还包括一剪刀支架,该剪刀支架包含交叉枢接的一第一支撑杆及一第二支撑杆,该键帽对应该剪刀支架两侧设有二卡槽,该底板对应该剪刀支架两侧设有二滑槽,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枢接在该卡槽另一端滑动在该滑槽,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在该卡槽另一端滑动在该滑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包括:
一底板;
一键帽;
一弹性体,夹置在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该弹性体具有一颈部,该颈部一端朝该底板的方向设有一碗形支架;以及
一凸缘,固定在该键帽,该凸缘的外周缘尺寸大于该颈部的外周缘尺寸,该凸缘设有一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该颈部对应嵌合,从而使该凸缘夹置在该键帽与该颈部之间。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碗形支架的内周缘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凸缘的外周缘尺寸。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键帽具有一键帽底面,该凸缘对应该键帽底面中心配置。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底板上设有一薄膜电路板,该薄膜电路板设有一薄膜开关,该颈部朝该碗形支架的内部延伸有一压制部,该压制部对应该薄膜开关的位置设置,以使该键帽下压而作动该压制部与该薄膜开关相互抵触。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还包括一剪刀支架,该剪刀支架包含交叉枢接的一第一支撑杆及一第二支撑杆,该键帽对应该剪刀支架两侧设有二卡槽,该底板对应该剪刀支架两侧设有二滑槽,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枢接在该卡槽另一端滑动在该滑槽,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在该卡槽另一端滑动在该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1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