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2387.1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0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婉贻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婉贻 |
主分类号: | B62M3/02 | 分类号: | B62M3/02;B62M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力 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的驱动装置都是回旋蹬踏式的,这种驱动装置存在着有死点、效率不高的缺点。当脚踏杆旋转至竖直位置的附近时,其力臂很小,此时其传动效率极低。同时,由于脚踏杆的长度是不变的,不具有省力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常省力,运动效率高的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与自行车链条啮合的主动链轮,及设置在主动链轮内的轴承,及贯穿轴承的中轴,及设置在中轴两端的两个脚踏;所述脚踏分别包括设置在中轴两端的偏心轮,及设置在偏心轮外侧的连接杆,及设置在连接杆上的踏板;所述连接杆包括中间与中轴连接的、一端与主动链轮连接的固定杆,及设置在固定杆另一端的、相对固定杆移动的活动杆;所述偏心轮与活动杆之间设置有连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包括设置在偏心轮外围的包覆部,及由包覆部向活动杆延伸固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包括位于内部的固定轮,及设置在固定轮外围的活动轮;所述包覆部与活动轮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设置在活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由于设置有偏心轮,在转动时,活动杆可以相对固定杆移动,可以增加脚踏的长度,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该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包括与自行车链条啮合的主动链轮1,及设置在主动链轮1内的轴承2,及贯穿轴承2的中轴3,及设置在中轴3两端的两个脚踏4;所述脚踏4分别包括设置在中轴3两端的偏心轮40,及设置在偏心轮40外侧的连接杆41,及设置在连接杆41上的踏板42;所述连接杆41包括中间与中轴3连接的、一端与主动链轮1连接的固定杆43,及设置在固定杆43另一端的、相对固定杆43移动的活动杆44;所述偏心轮40与活动杆44之间设置有连接块5。在转动时,活动杆44可以相对固定杆43移动,可以增加脚踏的长度,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其中,所述连接块5包括设置在偏心轮40外围的包覆部50,及由包覆部50向活动杆44延伸固接的连接部51,可以防止活动杆44在竖直方向时掉落。当然,也可以在偏心轮40上设置有定位槽,活动杆44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杆,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所述偏心轮40包括位于内部的固定轮45,及设置在固定轮45外围的活动轮46;所述包覆部50与活动轮46固接。所述踏板42设置在活动杆44上。
本实用新型的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由于设置有偏心轮,在转动时,活动杆可以相对固定杆移动,可以增加脚踏的长度,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婉贻,未经孙婉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2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发电机的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摩托车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