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4170.4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学文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C02F1/52;C02F1/66;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电镀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和金属加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042556.2”,名称为:“电镀废水回收利用工艺及设备”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回收利用工艺,包括:将含铬、镍电镀废水经还原反应、有机电镀废水经氧化反应后与其它混排的电镀废水混合,依次进行中和反应、混凝反应、沉,得到上清液;将所得上清液依次进行袋式过滤、连续微滤、碳滤、微滤;将所得透过水依次进行一级反渗透处理和二级反渗透处理,二级反渗透处理的透过水可回用于车间生产,一级反渗透处理和二级反渗透处理的浓水经二级化学处理即中和反应、混凝反应、沉淀,得到上清液达标排放。该技术方案对铬、镍电镀废水和有机电镀废水分别处理,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无法对混合电镀废水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处理综合电镀废水,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于连接综合废水的综合废水收集池、综合废水调节池、破铬池、第一中和反应池、第一混凝池、第一絮凝池、第一沉淀池、第一集水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第二中和反应池、第二混凝池、第二絮凝池、第二沉淀池、第二集水池、pH调整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第三中和反应池、第三混凝池、第三絮凝池、第三沉淀池、第三集水池、排放池和用于在计量合格后控 制达标排放的计量槽,所述破铬池中添加有H2SO4和Na2SO3,所述第一中和反应池中添加有NaOH或Ca(OH)2,所述第一混凝池中添加有PAC,所述第一絮凝池中添加有PAM,所述一级破氰池中添加有NaOH或Ca(OH)2和NaClO,所述二级破氰池中添加有H2SO4和NaClO,所述第二中和反应池中添加有NaOH或Ca(OH)2或Na2S,所述第二混凝池中添加有PAC,所述第二絮凝池中添加有PAM,所述pH调整池中添加有H2SO4,所述第三中和反应池中添加有Ca(OH)2或CaCl2,所述第三混凝池中添加有PAC,所述第三絮凝池中添加有PAM。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废气收集装置和废气洗涤装置,所述综合废水收集池、综合废水调节池、破铬池、第一中和反应池、第一混凝池、一级破氰池、二级破氰池、第二中和反应池和第二混凝池产生的废气送入废气收集装置中,废气收集装置中的废气经过废气洗涤装置的处理后达标排放,而废气洗涤装置产生的洗涤水送入到所述第一集水池中。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污泥池、第二污泥池、第一压滤机和第二压滤机,所述第一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送入第一污泥池,第一污泥池处理后通过第一压滤机将污泥制成泥饼打包外运,而第一压滤机产生的滤液送入第一集水池中;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送入第二污泥池,第二污泥池处理后通过第二压滤机将污泥制成泥饼打包外运,而第二压滤机产生的滤液送入第二集水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学文,未经何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4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