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覆铜板压机的热交换器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4624.8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世纪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8/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1117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板 热交换器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覆铜板压机的热交换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覆铜板制备过程中,采用覆铜板压机中的加热板对覆铜板进行加热,而目前对压机中的加热板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和电加热。采用蒸汽对压机加热板加热,蒸汽的冷凝水对不同层加热板温差影响比较大;从而影响覆铜板的稳定性,而且管道压力大,对管道、阔门等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这种加热方式比较浪费能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存在蒸汽赶水,也存在排放蒸汽,极其浪费热能。而采用电加热压机加热板,但这种加热方式加热板温度不好控制,温差较大,而且比较耗能,所以电加热一般只用于小型压机或试验用压机。
目前常用的是导热油对压机加热板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在冷却时,压机中的导热油通过热交换器中的冷却水带走热量,加热板冷却是一个平稳的过程,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延长加热板的使用寿命。但由于高达200'C以上的导热油和低温的水进行交换,这对热交换器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热交换器中的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管01和内管02,内管02套设在外管01内,内管02的进导热油端与锅炉03连接,其出导热油端与压机04连接,外管04下端连接有进水管011,上端连接有出水管012,外管01和内管02均为两重以上的弯折结构,在弯折的直角位置,因承受应力小,冷热交替多次以后,外管01和内管02易裂开,从而影响冷却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覆铜板压机的热交换器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覆铜板压机的热交换器的冷却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套设在外管内,外管一端下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上端设有出水管;内管进导热油端连接锅炉,其出导热油端连接压机,所述外管在热交换开始端分解成两根以上的支管,热交换结束,汇合成一根管,内管对应设有支管套设于外管的支管内。
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焊板,焊板对应外管的支管设有穿孔,外管的支管在热交换开始端和热交换结束端分别焊接在左右两个焊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热交换器的弯折状的内管和外管改为列管式的外管和内管结构,这样内管和外管中都不存在弯折的直角结构,从而提高内管和外管的承受应力。在热交换过程中,内管和外管承受冷热交替能力提高,延长内管和外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覆铜板压机的热交换器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1和内管2,内管2套设在外管1内,外管1一端下端设有进水管11,另一端上端设有出水管12;内管2进导热油端连接锅炉3,其出导热油端连接压机4,所述外管1在热交换开始端分解成两根以上的支管13,热交换结束,汇合成一根管,内管2对应设有支管21套设于外管1的支管13内。
采用以上结构,将现有热交换器的弯折状的内管02和外管01改为列管式的外管1和内管2结构,这样内管2和外管1中都不存在弯折的直角结构,从而提高内管2和外管1的承受应力。在热交换过程中,内管2和外管1承受冷热交替能力提高,延长内管2和外管1的使用寿命。
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焊板5,焊板5对应外管的支管13设有穿孔51,外管的支管13在热交换开始端和热交换结束端分别焊接在左右两个焊板5上。这样便于稳定外管的支管13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世纪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世纪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4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