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脱硝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424699.6 申请日: 2011-11-01
公开(公告)号: CN202387373U 公开(公告)日: 2012-08-22
发明(设计)人: 徐海涛;沈凯;周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主分类号: B01D53/86 分类号: B01D53/86;B01D53/88;B01D53/56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地址: 210096***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烟气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尤其适用于一种用于脱除固定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SCR烟气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中占75%,其中84%以上是通过燃烧方法利用的。煤燃烧所释放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是脱除锅炉尾气中氮氧化物最为常见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装置中。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液氨或氨水作为还原剂,将其与空气混合后喷入SCR脱硝反应器上游的烟道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排出体系。

催化剂通常为蜂窝或板式的结构,烟气在催化剂的多孔通道内完成化学反应从而脱除其中的氮氧化物,目前在燃煤锅炉烟气脱硝中所采用的催化剂的通道视灰分粒径的不同其尺寸一般为6~10mm左右;另一方面,燃煤所产生的烟气灰分中通常会产生大颗粒粒径的“爆米花灰”,其粒径通常在10~15mm左右,且硬度较大,不易因撞击作用而分裂成小颗粒粒径的飞灰,若直接进入脱硝反应器会对催化剂表面形成冲刷并堵塞催化剂,导致脱硝效率的下降。现有技术通常在催化剂的上表面设置一层金属筛网以对大颗粒飞灰进行拦截,如图9中所示,现有技术的烟气脱硝装置包含有依次连通的烟气入口1’、水平段连接烟道2’、垂直段连接烟道5’、脱硝反应器7’、出口烟道9’及烟气出口10’,其中垂直段连接烟道5’中设有喷氨格栅4’,脱硝反应器7’中设有整流装置6’及若干层催化剂8’,在催化剂8’的上方设有一层金属筛网3’,这样,虽然避免了大颗粒粒径的“爆米花灰”对催化剂的直接冲刷,但“爆米花灰”经拦截后仍停留在催化剂的上表面,对有效通流截面造成了堵塞,从而降低了脱硝效率;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筛网通常固定在催化剂模块的上表面,由于“爆米花灰”的粒径较大,其动能也较大,长期运行会对筛网的结构造成破坏,从而不能对大颗粒飞灰进行有效拦截。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大颗粒灰堵塞催化剂的烟气脱硝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烟气脱硝装置,该烟气脱硝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烟气入口、水平段连接烟道、垂直段连接烟道、脱硝反应器、出口烟道及烟气出口,

其中,垂直段连接烟道中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金属筛网和喷氨格栅,在水平段连接烟道和垂直段连接烟道的交界处设有灰斗,脱硝反应器中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整流装置及层催化剂,

所述金属筛网包含有固定在垂直段连接烟道侧壁上的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以及分别与左侧组件、右侧组件柔性连接的中间组件,中间组件相对于左侧组件或右侧组件垂直移动,中间组件至少为1个。

优选的,左侧组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左压条、第一前压条、第一右压条和第一后压条,

右侧组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二左压条、第二前压条、第二右压条和第二后压条,

中间组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三左压条、第三前压条、第三右压条和第三后压条,

其中,左侧组件的第一左压条、第一前压条和第一后压条与垂直段连接烟道壁面固定,第一右压条与相邻中间组件的第一左压条之间采用柔性连接,

右侧组件的第二右压条、第二前压条和第二后压条与垂直段连接烟道壁面固定,第二左压条与相邻中间组件的第二右压条之间采用柔性连接,

中间组件的第三左压条与第三右压条之间采用柔性连接,中间组件的第三右压条与第三左压条之间采用柔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为采用金属弹簧进行柔性连接,金属弹簧垂直方向设有金属丝,相邻金属弹簧之间的距离为8-14mm,相邻金属丝之间的距离为8-14mm。

优选的,在左侧组件的第一左压条、第一右压条之间固定有横向金属丝,在左侧组件的第一前压条和第一后压条之间固定有纵向金属丝,各横向金属丝及纵向金属丝之间分别互相平行;

在右侧组件的第二左压条、第二右压条之间固定有横向金属丝,在右侧组件的第二前压条和第二后压条之间固定有纵向金属丝,各横向金属丝及纵向金属丝之间分别互相平行;

在中间组件的第三左压条、第三右压条之间固定有横向金属丝,在中间组件的第三前压条和第三后压条之间固定有纵向金属丝,各横向金属丝及纵向金属丝之间分别互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相邻横向金属丝之间的距离为8-14mm,相邻纵向金属丝之间的距离为8-14mm。

优选的,所述横向金属丝与纵向金属丝互相垂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4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