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箱铸型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4756.0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六一六厂 |
主分类号: | B22C17/00 | 分类号: | B22C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03703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型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箱铸型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过程中,通常将模型固定在模板上表面中部,将模框固定在模板上,且将模型罩在其中,从而形成模具。向模框中填装铸砂,翻转模具,取出模型,从而形成铸型。按上述过程分别形成上铸型和下铸型后,将上铸型和下铸型合型,最后进行浇铸。在合型过程中,需要将上铸型翻转,现有的各种树脂砂脱箱造型模具和铸型的翻转装置大同小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翻转装置,所适用的模具结构为通用结构,所有的造型工序和翻转工序都是在造型机和翻转机上完成,在这些工序中铸型的吊运、合型是用专门的合型装置来完成,这种类型的翻转装置投资大、设备种类多操作繁琐,不适合一些中小企业使用。
第二种类型翻转装置,没有专用造型设备,所有造型过程用简单机械或手工完成,如图1所示,起模、翻转靠人工完成,在这些工序中铸型的吊运是利用模具上的让位块3形成的缺口来实现。这种吊运方式吊索直接作用在铸型让位的缺口处,一旦出现缺口处铸型损坏或铸型强度偏低很容易造成无法吊运或吊运时铸型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箱铸型翻转装置,解决了采用专门的合型装置完成翻转功能的投资大和操作繁琐的问题,解决了由于铸型损坏和铸型强度偏低而造成的无法吊运或吊运时铸型易脱落问题,消除了现有脱箱铸型翻转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箱铸型翻转装置包括模型、模框、铸型、吊轴、钢管、翻转吊轴、固定轴和翻转架,4个吊轴分别穿过并固定安装在模框的两侧板上,且每个侧板上有2个吊轴,4个吊轴位于模框的同一个截面内,吊轴和模框侧板上的孔呈间隙配合,吊运模型时,吊钩钩住吊轴的外端,造型时将钢管支撑套装在两个吊轴内端,钢管固定在铸型内,翻转铸型时,拆除吊轴和模框,翻转架包括两个翻转板,两个翻转板分别在铸型两侧面上,固定轴穿过翻转架并插入铸型钢管内,固定轴将翻转架与铸型固定连接,两个翻转吊轴分别对称固定在翻转架两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模型的模框上装有吊轴,便于模型的吊运、铸型的出型、翻转和起吊,起型方便,同时在造型时将钢管放置在铸型内,既增强了铸型的强度,同时吊运和翻转时翻转架通过吊轴直接和钢管作用,不会造成铸型的损坏,翻转方便平稳,操作时安全可靠;2)本实用新型利用翻转架可轻松翻转铸型而且保持平稳,翻转架有三组对称的吊轴孔可适合大小不同的铸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铸型和翻转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包括模型1、模框2、吊轴4、钢管5、翻转吊轴6、铸型7、固定轴8和翻转架9,4个吊轴4分别穿过并固定安装在模框2的两侧板上,即每个侧板上有2个吊轴4,4个吊轴4位于模框2的同一个截面内,吊轴4和模框2侧板上的孔呈间隙配合,吊运模型时,吊环吊住吊轴4的外端。造型时将钢管5支撑套装在两个吊轴4内端,造型完成后,钢管5固定在铸型内。起型后,翻转铸型时,拆除吊轴4和模框2,翻转架9包括两个翻转板,两个翻转板分别放置在铸型两侧面上,固定轴8穿过翻转架9并插入铸型钢管5内,固定轴8将翻转架9与铸型固定连接,两个翻转吊轴6分别对称固定在翻转架9两端板上,起翻转吊轴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造型前先将吊轴4拔出,将钢管5放入模型中,再将吊轴4插入,从而将钢管5支撑在两吊轴4之间。造型之后将吊轴4拔出脱离钢管,但不脱离模框,吊索吊住吊轴4外端,进行起模。起模后将翻转架9放置在铸型两端,固定轴8穿过翻转架9并插入铸型钢管5内,吊索吊住翻转架9上的翻转吊轴6便可进行铸型翻转、吊运、合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六一六厂,未经国营第六一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4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