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GPRS传输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5330.7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康新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康联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rs 传输 报警 信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传输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习惯的坚固的门、锁、窗栅的单一的安防措施或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安防要求,因而根据当前对人们生命及财产的安防要求,国际社会安全行业,开发研制出了综合化、智能化的联网报警中心系统,这种系统极大地增强社会性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保安服务业实力和公安干警指挥处置重大盗窃、治安、消防、急救及各类突发事件的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当前,联网报警中心系统在进行信息传输时所采用的传输技术基于电话线进行传输,即通过电话线将各个被保护点(用户端)的报警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输到报警指挥中心,使警备人员能够及时指挥处置现场的各类突发事件。
由于,采用电话线传输各个保护点的报警信息时,联网报警中心系统不能实时监测各个被保护点的通道状态,在传输出现问题时,不易被联网报警中心系统察觉;并且,由于铺设电话线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造成通过电话线网络传输报警信息时的可维护性差;因此,采用电话线进行报警信息的传输极容易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无法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报警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PRS传输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电话线网络存在的传输缺陷,造成的无法准确、有效、及时的传输报警信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传输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包括:
采集报警信息并对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的用户端设备;
与所述用户端设备相连,接收数据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的传输设备,设置于所述传输设备中的GPRS传输通道和互联网传输通道传输所述报警信息;
与所述传输设备相连,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并进行报警提示的接警平台。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GPRS传输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当连接于用户端设备探测到警情时,对采集到的报警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GPRS传输通道和互联网传输通道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接警平台,基于GPRS的传输技术实时在线、传输速率快以及具有纠错能力的优点,在报警信息传输的过程中相较于电话线网络具有更准确、更有效以及更及时的优点,从而保证警备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GPRS的报警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GPRS传输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GPRS传输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的说明、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
INTERNET:互联网。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康联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康联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5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
- 下一篇:用于自电容触摸屏的定位装置、触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