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自动变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5689.4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云;向星;刘建国;李建祥;阳峰;费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B62M25/08 | 分类号: | B62M25/08;B62M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3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发动机 自动 变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自动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摩托车技术的日益发展,用户对摩托车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摩托车既要驾驶操纵方便,又要节能环保省油。目前市场上普通的摩托车(弯梁车、骑士车)由于骑行时必须人工换挡,使得驾驶操纵性上需要人为主观判断换档时刻,并且需要手脚配合具有相当的协调性才能平稳换档,对于大多数女性或者无经验的驾驶人员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而针对此问题出现的踏板车虽然采用了无级变速系统(CVT),骑行时不需要人工换挡,但也存在传动效率低、燃油耗率高,成本价格高等缺点;因此这两种产品本身针对的用户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普通摩托车发动机上增加自动换档的机构,使该摩托车既有自动换档的功能,同时又具备普通摩托车发动机低油耗,低价格的产品优势。普通摩托车发动机上由于发动机本身的结构十分地紧凑,并没有多余的空间安装自动换档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在现有普通摩托车发动机上实现自动换档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普通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的自动换档机构,利用现有摩托车发动机上的合理位置安装自动换档机构,从而实现整机的自动换档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自动变速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征,其包括:设置在发动机右曲轴箱体与右曲轴箱盖之间的两个相互啮合的双联齿轮Ⅰ和双联齿轮Ⅱ;安装在发动机变速轴上并且与上述双联齿轮Ⅱ相啮合的扇形齿轮;换挡电机,其驱动与上述双联齿轮Ⅰ啮合的齿轮,实现变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特征,在所述第一特征基础上,摩托车发动机自动变速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双联齿轮Ⅰ和双联齿轮Ⅱ并列设置在发动机右曲轴箱体与右曲轴箱盖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特征,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特征基础上,摩托车发动机自动变速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轮与变速轴通过花键配合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特征,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特征基础上,摩托车发动机自动变速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电机安装在发动机右曲轴箱体前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征,通过换挡电机驱动齿轮从而带动双联齿轮和扇形齿轮,将换档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变速轴上,实现发动机自动换档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特征,采用两个双联齿轮并列设置的方式,有效利用了发动机右曲轴箱体与右曲轴箱盖之间的空间,实现了整机的小型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特征,扇形齿轮与变速轴通过花键配合安装,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特征,换挡电机的安装位置有效利用了摩托车发动机上的有限空间,提高了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安装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摩托车发动机上,换档电机3安装在右曲轴箱体1外部的前下方;齿轮7安装在右曲轴箱体1内由换档电机3驱动,并且与双联齿轮Ⅰ6相啮合。双联齿轮Ⅰ6和双联齿轮Ⅱ5并列啮合设置在右曲轴箱体1内部的前下方;在发动机变速轴2上通过花键或其它方式安装扇形齿轮4,并且扇形齿轮4与双联齿轮Ⅱ5相啮合。
换档电机3在收到控制系统发出的变速信号后,驱动齿轮7旋转,从而带动双联齿轮Ⅰ6和双联齿轮Ⅱ5转动,然后通过扇形齿轮4将驱动力传递到变速轴2上,从而实现自动变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尤其是对换挡电机安装位置的设计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5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