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灭弧室自动检测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5949.8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友;张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02;G01B11/00;G01B11/27;G01L1/00;G01L21/00;G01R2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灭弧室 自动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自动检测线。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外各大型灭弧室生产厂家基本仍使用人工检测的生产模式对于真空度和综合参数(自闭力、反力、接触电阻)检测等性能参数进行检测。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最大问题是容易出现人为检测的误差,并且检测结果不真实、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灭弧室自动检测线,能够对管子进行动、静端螺纹的检测、综合参数以及尺寸与形位公差的检测,检测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灭弧室自动检测线,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内螺纹检测装置、综合测试装置、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装置与分检系统,在机架的始端与内螺纹检测装置之间设置有传送线,传送线上设置有传输线托盘,分检系统的末端分别设置有不合格产品传送带与合格产品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内螺纹检测装置包括在机架上、传送线上方分别依次设置的前机械手与后机械手,前机械手与后机械手旁均设置有内螺纹测量工具。
综合测试装置包括在机架上端固定的加力气缸,加力气缸下面分别固定有电动三爪卡盘、工位固定缸,加力气缸上还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与拉力传感器,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气缸,气缸上设置有连杆,连杆上设置有线圈,线圈位于电动三爪卡盘与工位固定缸的正下方。
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装置包括在机架底部设置的电机,电机上设置有圆托盘,机架侧面竖直设置有平行光源与CCD照相机,平行光源与CCD照相机相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真空灭弧室自动检测线,设置有内螺纹检测装置、综合测试装置、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装置与分检系统,能够对管子进行动、静端的螺纹检测、触头反力的检测、真空度的检测、自闭力的检、回路电阻的检测以及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检测结果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灭弧室自动检测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检测线中内螺纹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检测线中综合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检测线中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2.扫描器,3.传输线托盘,4.内螺纹检测装置,5.综合测试装置,6.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装置,7.分检系统,8.不合格产品传送带,9.合格产品传送带,10.传送线,11.前机械手,12.后机械手,13.内螺纹测量工具,14.托盘升降台,15.管子,16.加力气缸,17.电动三爪卡盘,18.工位固定缸,19.线圈,20.连杆,21.气缸,22. 位移传感器,23. 拉力传感器,24.电机,25.圆托盘,26.平行光源,27.CCD照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真空灭弧室自动检测线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机架的前端设置有计算机1与扫描器2,在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内螺纹检测装置4、综合测试装置5、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装置6、分检系统7,在机架的始端与内螺纹检测装置4之间设置有循环的传送线10,传送线10上设置有传输线托盘3,在分检系统7的末端分别设置有不合格产品传送带8与合格产品传送带9。
内螺纹检测装置4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机架上、传送线10上方分别依次设置有前机械手11、后机械手12,前机械手11后机械手12通过外部的控制系统控制,前机械手11、后机械手12旁边均设置有内螺纹测量工具13,在传送线10的末端还设置有托盘升降台14。
综合测试装置5的结构如图3所示,机架上端固定有加力气缸16,加力气缸16的下面分别固定有电动三爪卡盘17、工位固定缸18,加力气缸16上还固定有位移传感器22与拉力传感器23,在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气缸21,气缸21上设置有连杆20,连杆20上设置有线圈19,线圈19位于电动三爪卡盘17与工位固定缸18的正下方。
尺寸与形位公差检测装置6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在机架底部设置的电机24,电机24上设置有圆托盘25,电机24可以控制圆托盘25的转动,在机架的侧面竖直设置有平行光源26与CCD照相机27,平行光源26与CCD照相机27相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5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