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5953.4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东;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支承 直齿面内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支承,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的内齿圈。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的齿轮通常为渐开线齿,其啮合性能是回转支承总体性能参数的重要指标,目前回转支承内齿圈的加工一直是业界的难题,传统的渐开线内齿圈加工主要有三种方法:
1. 直接用插齿或铣齿方法加工,该种方法只能加工软齿面的回转支承内齿圈,因此该种内齿圈的强度与耐磨性较低。
2. 用插齿或铣齿方法加工后热处理,热处理后无精加工工序,因此热处理后的变形导致内齿圈的齿形、齿面跳动等参数误差较大。
3. 用插齿或铣齿方法加工后热处理,热处理后用专用内齿磨齿机精加工,该种方法加工的内齿圈几何误差较小、性能参数较好,但专用内齿磨齿机设备费用昂贵,动辄上千万,加工用的成型砂轮修整较麻烦且砂轮损耗大、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易于加工,改进后的直齿面与原渐开线齿形尺寸相差较小,因此其强度及耐磨性等性能与原渐开线齿形基本一致,使内齿圈的表面粗糙度、齿形精度、齿圈跳动等精度指标明显得到改善,提高啮合的平顺性,降低传动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是:一种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其特征是将内齿圈各齿的渐开线齿面均改成直齿面,并使直齿面齿轮的齿顶槽宽a等于原渐开线齿轮的齿顶槽宽a0,直齿面齿轮的全齿高h等于原渐开线齿轮的全齿高ho,而直齿面齿轮的齿根槽宽b等于原渐开线齿轮的齿根槽宽b0减去原渐开线齿轮的最小法向侧隙j,(即b=b0-j);该齿根槽宽即为相邻两齿齿根之间的间距;该齿顶槽宽即为相邻两齿齿顶之间的间距。
改进后的直齿面与原渐开线齿面尺寸相差很小,单边齿厚差δ仅为0.04㎜,在啮合精度要求不是极高时可以忽略不计,当有对啮合精度要求极高的场合,可将与回转支承直齿面内齿圈配合的小齿轮的齿形改为相应的共轭齿、圆弧齿或双圆弧齿即可提高啮合精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不仅易于加工,而且使内齿圈的表面粗糙度、齿形精度和齿圈跳动等精度指标会明显得到改善,提高了啮合的平顺性,降低了传动噪音。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的齿形与原渐开线齿形比较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的齿形与原渐开线齿形参数比较示意图。
图1中:1、直齿面 2、渐开线齿面
图2中:a、直齿面齿轮齿顶槽宽 , a0、渐开线齿轮齿顶槽宽;
b、直齿面齿轮齿根槽宽 , b0渐开线齿轮齿根槽宽;
h、直齿面齿轮全齿高 , h0、渐开线齿轮全齿高;
j、 渐开线齿轮最小法向侧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回转支承的直齿面内齿圈,其特征是将内齿圈各齿的渐开线齿面2均改成直齿面1,并使直齿面齿轮的齿顶槽宽a等于原渐开线齿轮的齿顶槽宽a0,直齿面齿轮的全齿高h等于原渐开线齿轮的全齿高h0,而直齿面齿轮的齿根槽宽b等于原渐开线齿轮的齿根槽宽b0减去原渐开线齿轮最小法向侧隙j,(即b=b0-j);该齿根槽宽即为相邻两齿齿根之间的间距;该齿顶槽宽即为相邻两齿齿顶之间的间距。
改进后的直齿面1与原渐开线齿面2尺寸相差很小,单边齿厚差δ仅为0.04㎜,在啮合精度要求不是极高时可以忽略不计,当有对啮合精度要求极高的场合,可将与回转支承内齿圈配合的小齿轮的齿形改为相应的共轭齿、圆弧齿或双圆弧齿即可提高啮合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5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管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二冲程发动机排气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