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救生舱用空气动力拖动环境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6076.2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叶忠松;马海刚;储成俊;周水荣;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光防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空气 动力 拖动 环境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用空气动力拖动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通过压缩空气释放产生动力拖动设备运转,实现舱内温湿度调节、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循环等系统运行。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供氧、有害气体处理、制冷、除湿、空气循环系统运行是维持舱内人员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一旦舱内外供电中断或发生电路故障,这些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舱内人员生命即将终止。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设备能够在供电中断、电路故障等情况下,避免系统停止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因供电中断、电路故障造成的系统停止运作的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矿用救生舱用空气动力拖动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压缩空气瓶及m个压缩氧气瓶,其中,n≥1,m≥1,n个压缩空气瓶及m个压缩氧气瓶分别接入压缩空气汇流排及压缩氧气汇流排,n个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及m个压缩氧气瓶内的压缩氧气分别通过压缩空气汇流排及压缩氧气汇流排汇流成一股压缩空气及一股压缩氧气,压缩空气汇流排及压缩氧气汇流排与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相连,压缩空气及压缩氧气通过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汇流后送至气动离心式风机,气动离心式风机依次串联有毒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及蓄冰式冰柜。
优选地,还包括由蓄电池组供电的电动风机,电动风机为所述有毒有害气体净化装置提供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救生舱用空气动力拖动环境控制系统,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提供了空气压缩装置、压缩空气汇流排、压缩氧气汇流排、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气动离心式风机、有毒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及蓄冰式冰柜实现温湿度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无污染,结构简单,工作安全,不受外力冲击、高温、电磁辐射等影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矿用救生舱用空气动力拖动环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矿用救生舱用空气动力拖动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压缩空气瓶1及多个压缩氧气瓶7,多个压缩空气瓶1及多个压缩氧气瓶7分别接入压缩空气汇流排2及压缩氧气汇流排8。多个压缩空气瓶1内的压缩空气及多个压缩氧气瓶7内的压缩氧气分别通过压缩空气汇流排2及压缩氧气汇流排8汇流成一股压缩空气及一股压缩氧气。压缩空气汇流排2及压缩氧气汇流排8与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3相连,通过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3调整气体压力与流量。压缩空气及压缩氧气通过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3汇流后送至气动离心式风机4。气动离心式风机4的转速调节通过调整气体压力与流量来实现。气动离心式风机4依次串联有毒有害气体净化装置5及蓄冰式冰柜6。控制通过有毒有害气体净化装置5与蓄冰式冰柜6的循环气体气量,实现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净化、温度湿度调节,并把气动离心式风机4的动力气源直接排放到舱内,实现舱内氧气供给量的控制。
为了满足特定需要,还包括由蓄电池组9供电的电动风机10,电动风机10为有毒有害气体净化装置5提供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压缩空气瓶1及压缩氧气瓶7分别连接到压缩空气汇流排2及压缩氧气汇流排8,压缩空气汇流排2及压缩氧气汇流排8连接到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3,通过调节压缩气体汇流调节保护装置3的压力与流量,控制气动离心式风机4的转速,控制通过毒有害气体净化装置5与蓄冰式冰柜6的循环空气流量,带动气动马达运转的压缩气体直接排放到舱内,实现救生舱内的环境控制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舱内氧气、温度、湿度调节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净化处理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光防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电光防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6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