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7316.0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良;王丰;冯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式筒体类铝 铸件 冒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行业中铸造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
背景技术
在活塞筒人本类铝铸件浇铸时,铸造工艺一般采取口朝上、底部向下,浇道通过侧冒口将铝液导入型腔,而此种铸造模型铸出的铝铸件的冒口无法用手工打断支掉,必须使用专用锯床去除、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铝屑形成多,材料损耗较大,同时污染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去除冒口容易,省工、省时的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包括铸件模型,其特点是在铸件模型的外圆周面上用带直角β的连接筋一和下端带α角,α角为120度的连接筋座连接冒口下颈,在连接筋座内设铝液浇铸道,冒口下颈制成直径大、冒口上颈直径小并且是上颈边缘与下颈边缘重合的形状,在冒口下颈的右侧用上窄下宽的连接筋二连接浇铸道,浇铸道上端设壶嘴形浇杯,浇铸道底端设与冒口下颈连接的浇铸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使铝铸件与冒口容易断开分离,不用专用加工锯床设备,可在铸造场地完成,冒口可随时回用,省工、省时、省设备,节约材料减少生产环节,同时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铸件模型;2-连接筋一;3-冒口下颈;3-1-连接筋座;3-2-冒口上颈;3-3-铝液浇铸道;4-连接筋二;5-浇铸道;5-1-浇铸口;5-2-浇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2,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是在筒形的铸件模型1的外圆周面上用带β角为90度的连接筋一2和下端带α角,α角为120度的连接筋座3-1连接冒口下颈3,冒口下颈3的直径大于冒口上颈3-2,冒口上颈3-2与冒口下颈3的边缘重合,在连接筋座3-1内设与冒口下颈3-2和铸件模型1相通的铝液浇铸道3-3。在冒口下颈3的右侧用上窄下宽的连接筋二4连接浇铸道5,浇铸道5的上端设壶嘴形的浇杯5-2,在浇铸道5的底端设与冒口下颈3连通的浇铸口5-1。
活塞式筒体类铝铸件冒口颈结构的工作过程是:铝液从浇杯5-2注入经过浇铸道5和浇铸口5-1进入冒口下颈3,经冒口下颈3下面的铝液浇铸道3-3,浇铸到铸件模型1内,同时也进入冒口下颈3内,浇铸结束后,冒口下颈3中的铝锭用锤即可敲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未经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7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