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长线模块式开关插座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7519.X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裕仁 |
主分类号: | H01R4/06 | 分类号: | H01R4/06;H01R4/0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长线 模块 开关插座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长线模块式开关插座连接结构,特别是开关插座与连接组件之间的改良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不论是住家或是办公室的插座大多是设在壁面或墙角的位置,且为数不多,但电子产品的电源线的长度又是有限的,若只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使用各种电器产品,则会造成各种不便的状况,如会造成使用者规划室内空间的困扰,容易导致室内动线不良等问题。并且随着科技的发达与经济成长,日常生活中的电器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如桌上型计算机、液晶电视、吹风机、手机等等不断的增加,使得现有插座的数目不敷使用,因此有诸多电源延长线被设计出来,以能解决前述问题。
现有技术的延长线的基本结构大致上为多个开关插座与连接组件所构成,而两者间的连接则以铆合方式或焊接方式来完成。然而以铆合方式会有组装不牢固而松动造成的导电不良的问题,而焊接方式则会有使用焊锡的量不足造成的空焊,或是熔接不足而产生导电不良甚至断电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比前述现有技术更牢固可靠连接方式来完成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上述所现有的缺点,乃积极着手从事改良,以期能解决上述问题,经过不断尝试与努力,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利用铆合与焊接的方式来组装的延长线模块式开关插座连接结构。现有的延长线开关单纯使用铆合或单纯使用焊接的方式来组装,但两者都有其缺点,故本实用新型被提出以改良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关插座与连接组件。其中开关插座包含:一壳体,以及设于该壳体的第一接触夹件、第二接触夹件与电性接触件,该第一接触夹件与电性接触件均设有至少一铆合点。连接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延伸片与一第二导电延伸片,两者上皆设有多个铆合孔,可分别与该第一接触夹件上以及电性接触件上的铆合点铆合并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开关插座的壳体底部设置一基座,前述第一接触夹件、第二接触夹件与电性接触件则设于该基座。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前述第一接触夹件、第二接触夹件与电性接触件直接设于壳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能够藉由导电延伸片上设置的铆合孔与多个开关插座上的铆合点彼此铆合并焊接固定,大幅地增加了导电延伸片与开关插座间接合的稳定性以及导电性。现有技术的单纯使用铆合连接开关插座而不牢固的缺点,或单纯使用焊接来连接开关插座而可能造成空焊的缺点,都可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避免,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大量生产时能够大幅提升良率与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插座的组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插座的剖面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插座与连接组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插座与连接组件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插座切换至断电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插座切换至通电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考本案附图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的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裕仁,未经林裕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7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猪调教假猪台
- 下一篇:固定床反应器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