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音玻璃钢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8062.4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2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梁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红英 |
主分类号: | F16L9/21 | 分类号: | F16L9/21;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 玻璃钢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隔音玻璃钢管道。
背景技术
玻璃钢是一种以塑代钢的新型工业材料,它以质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明显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厂、市政工程、污水处理等重要工业领域,尤其是在煤矿的排水、注浆和抽瓦斯等项工业场合更是得到普遍应用。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压力管,是玻璃钢制品中的一种,它用缠绕机将有张力的缠绕沙按缠绕曲线缠绕在芯模上,其管壁的强度比手工缠绕的玻璃钢管道大大增强,但无论管壁的抗压能有多大,玻璃钢法兰的承压只有16公斤,只能作为低压管道使用。由于玻璃钢法兰上的螺丝在扭曲力大于90公斤时,螺丝进入法兰盘体内,起不到紧密连接两个法兰的作用。另外在搬运和拆却过程中,玻璃钢法兰易受损坏,这些都限制了玻璃钢管道的广泛使用。
如专利申请号为02209595.0,申请日为2002.4.15,名称为“钢法兰连接的玻璃钢管道”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玻璃钢管道、钢管和法兰,玻璃钢管道的两端由内衬层和结构层复合而成,两钢管埋设在玻璃钢管道两端的复合层内,两法兰分别焊接在两钢管的外端部,法兰可以为固定法兰或活动法兰,钢管的外表面延伸有防滑倒刺,法兰与钢管的焊接处填充有玻璃钢内衬材料,使其密封性能好、耐压能力提高到60公斤以上。但是这些管道在工作时都会引起很大的噪音,尤其是在夜间噪音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睡眠、休息,而且传统玻璃钢管道不具有隔热保温功能,不能在恶劣环境下,特别是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对管道进行隔热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钢管管道在工作时都会引起很大的噪音,尤其是在夜间噪音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睡眠、休息,而且传统玻璃钢管道不具有隔热保温功能,不能在恶劣环境下,特别是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对管道进行隔热保护的问题,特别提供一种有效抑制管道工作时噪音的隔音玻璃钢管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隔音玻璃钢管道,包括钢管和法兰,玻璃钢管道的两端由内衬层和结构层复合而成,钢管分别埋设在玻璃钢管道两端的复合层内,法兰焊接在钢管的外部,其特征在于:钢管外周壁上覆盖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外周壁上覆盖有隔音层。
所述吸音层为天然纤维或者发泡材料。
所述吸音层为厚度为3-5mm。
所述隔音层为橡胶、塑料或者高分子材料。
所述隔音层为厚度为7-1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好、耐压能力强、法兰不易损坏、安装方便,保持了原管道的性能。。
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抑制馆内的噪音,并且有效的对管道进行隔热处理,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钢管 2、法兰 3、内衬层 4、结构层 5、吸音层 6、隔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隔音玻璃钢管道包括钢管和法兰,玻璃钢管道的两端由内衬层和结构层复合而成,钢管分别埋设在玻璃钢管道两端的复合层内,法兰焊接在钢管的外部,钢管外周壁上覆盖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外周壁上覆盖有隔音层。吸音层为天然纤维。吸音层为厚度为5mm。隔音层为橡胶。隔音层为厚度为7mm。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尽管20世纪中叶以来合成纤维产量迅速增长,纺织原料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天然纤维在纺织纤维年总产量中仍约占50%。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长期大量用于纺织的有棉﹑麻﹑毛﹑丝四种。棉和麻是植物纤维,毛和丝是动物纤维。石棉存在于地壳的岩层中,称矿物纤维,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可以供纺织应用。棉纤维的产量最多,用途很广,可供缝制衣服、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也可用作帆布和传送带的材料,或制成胎絮供保温和作填充材料。麻纤维大部分用于制造包装用织物和绳索,一部分品质优良的麻纤维可供作衣着。羊毛和蚕丝的产量比棉和麻少得多,但却是极优良的纺织原料。用毛纤维制成呢绒,用丝纤维制成绸缎,缝制作衣着,华丽庄重,深受人们喜爱。在纺织纤维中,只有毛纤维具有压制成毡的性能。毛纤维也是纤制地毯的最好的原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红英,未经梁红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8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