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框密封条挤出口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8482.2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李林;郭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框 密封条 出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框密封条挤出口模,属于橡胶密封条的加工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型号汽车的门框密封条形状较为特别,目前是采用上模板、中模板和下模板三个模板进行加工的,中模板分别设有进胶道和出胶道。在加工过程中发现,密封条A部形状出不来,D部现出凹痕很难消除。严重影响了门框密封条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框密封条挤出口模。解决门框密封条A部形状出不来,D部现出凹痕的技术问题,提高门框密封条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门框密封条挤出口模,包括依次连接并构成门框密封条型腔的上模板、上中模板、下中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中模板和下中模板上分别设有A进胶道、B进胶道和C进胶道;下中模板上还设有互为独立的A出胶道和D部出胶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中模板分为上中模板和下中模板两块,通过上模板、上中模板和下中模板三块模板分别为A部、B部和C部进胶,通过控制各个部位的进胶量,很好的解决了A部的成型问题。通过设在A部和D部的出胶道,有效的保证了B部和D部表面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工的门框密封条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模板,2-上中模板,3-下中模板,4-下模板,5-型腔,6-中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
一种门框密封条挤出口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并构成门框密封条型腔5的上模板1、上中模板2、下中模板3和下模板4;上模板1、上中模板2和下中模板3上分别设有A进胶道、B进胶道和C进胶道;下中模板3上还设有互为独立的A出胶道和D部出胶道。(上述的进胶道和出胶道未画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要加工的门框密封条,由图3可见,该零件的形状较复杂,加工过程中图3中的A、B、C、D四部分为加工难点,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现有的门框密封条挤出口模只有上模板1、中模板6和下模板4三个模板;所以门框密封条的A部和C部共用一个进胶道,所以为了保证A部形状成型,只有加大进胶量;随着A部进胶量的加大, 由于C部和B部的出胶量比A部大,A部出胶量还是不够,形状时好时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可使A部和B部和C部进胶各行其道,通过控制各个部位的进胶量,这样可以解决B部的形状问题。但是,由于B部和A出胶量在D部形成交汇,可能会影响整个B部表面的形状,特别是在D部产生凹痕,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下中模板3上还设有互为独立的A出胶道和D部出胶道,使A部和D部出胶的时候不要形成交汇,让整个B部单独出胶,确保B部整个型腔出胶一致,这样容易胶液的流动,整个部位表面就不会出现凹痕,不受其他部位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8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过滤沙尘的新型面料
- 下一篇:一种变向顶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