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对流光亮退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9321.5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2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裴学锋;冷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122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流 光亮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卷状金属带料的强对流光亮退火炉。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对流式光亮退火炉被广泛应用于热处理工艺中,利用设置于炉底强风风机的强对流作用使炉内的热量对流循环,温度分布均匀。
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光亮退火炉对卷状钢带或铜带等金属带料进行退火,该光亮退火炉包括加热罩,加热罩内设有内罩,内罩与炉台密封连接,炉台底部设有与强风风机入口连通的循环风口。
卷状带料在炉内一般呈树状分布,使得强风风机吹出的循环风产生紊流,导致退火炉内上下温度分布很不均匀,使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工件的退火温度存在差别,这样退火出来的工件的性能很不统一,甚至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卷料。一般工件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大于80Mpa的既为退火不合格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炉内温度分布更均匀,结构合理的强对流式光亮退火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种实现的,一种强对流光亮退火炉,包括加热罩、内罩、炉台和强风风机,所述内罩设置在加热罩内并与炉台密封连接,所述炉台底部设有强风风机入口,所述内罩内腔设有与强风风机入口连通的导风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光亮退火炉,通过导风桶的强制导风作用,炉内的循环热风沿内罩内壁向上循环从导风桶上端开口进入导风桶,再沿导风桶向下从强风风机入口进入强风风机。通过此种强对流的热风循环作用,使退火炉内上下温度分布均匀,各工件退火温度一致,工件的退火质量稳定可靠,合格率高。
为使工件在退火炉内均匀分布,所述加热罩、内罩和炉台均为圆形,所述导风桶设置在炉台中心与内罩同轴,并且导风桶上端开口延伸到内罩顶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光亮退火炉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强对流光亮退火炉结构图。
图3为退火炉内工件装件排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亮退火炉内部的强对流循环图。
其中,1炉台;11导风桶;2内罩;3强风风机;4加热罩;5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对流光亮退火炉,包括加热罩4、内罩2、炉台1和强风风机3,内罩2设置在加热罩4内并与炉台1密封连接,炉台1底部设有强风风机入口,内罩2内腔设有与强风风机3入口连接的导风桶11;其中,加热罩4、内罩2和炉台1均为圆形,导风桶11设置在炉台1中心并与内罩2同轴,并且导风桶11上端开口延伸到内罩2顶部。工件5设置在炉台1上,并在内罩2内腔的导风桶11外周呈树状均匀分布,退火炉工作时,通过导风桶11的强制导风作用,炉内的循环热风沿内罩2内壁向上循环从导风桶11上端开口进入导风桶11,再沿导风桶11向下从强风风机入口进入强风风机3。通过此种强对流的热风循环作用,使退火炉内上下温度分布均匀,各工件退火温度一致,工件的退火质量均匀可靠,合格率高。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卷状钢带或铜带等金属带料强对流退火工艺及气体保护退火工艺。
表1和表2示分别示出了采用现有技术的光亮退火炉和本实用新型的强对流式光亮退火炉退火后炉内各不同位置工件的力学性能参数表,实施例中的工件是卷状铜带。
表1现有技术退火炉退后各位置工件的力学性能参数
由表1可知,采用现有技术的退火炉退火后有三例规定非比例延伸率>80 Mpa,为不合格品,其中,抗拉强度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分别为:
RmMax1=252.3,RmMin1=185.19,RmAv1=234.42,标准偏差Rm1=18.866;
规定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分别为:
RP0.2Max1=102.5,RP0.2Min1 =64.56,R P0.2 Av1= 78.25 ,RP0.211=50.188。
表2本实用新型的退火炉退后各位置工件的力学性能参数
由表2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退火炉退火后没有出现规定非比例延伸率>80 Mpa的工件,均为合格品,其中,抗拉强度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分别为:
RmMax2=241.15,RmMin2=206.37,RmAv2=234.31,标准偏差Rm2=9.110;
规定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9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多频段光分布覆盖系统
- 下一篇:脐橙白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