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物快速逃生出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9488.1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阿什万·莫德海B·艾尔杜沙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什万·莫德海B·艾尔杜沙瑞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沙特阿拉伯王国利*** | 国省代码: | 沙特阿拉伯;S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建筑物 快速 逃生 出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快速逃生出口,这种出口尤其适用在疏散过程中,如某些聚集有许多人的地方,有些人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到达安全出口,并且在通过期间也需要他人的照看,否则难以独立通过现有紧急出口。
背景技术
在容纳有许多人的多层建筑层中需要增加安全出口,如医院、学校、酒店、机场以及有些居住在多层建筑中并非在第一层的残疾人,诸如某些地方有使用轮椅的残疾人,且因为他们的残疾,导致他们难以通过安全出口,也不易到达出口。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阶段,也因为他们年纪小不能意识到严重性,以及因为他们的人数很多,而教师可能也照顾不过来,这样就会造成每位教师每次很难疏散超过两个。在医院中,也有病情很重难以移动或保持平衡的病人,而且他们的人数远多于医务人员的的人数。同时由于医疗护理人员中大部分是女性,他们的能力在此情况中将会受限。结论是,因此现有建筑物中的这些出口不能实现令人满意地快速疏散人群的目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寻找替代方案以避免这样的灾难。由于现有做法是通过楼梯(消防安全门)逃出,楼梯里人流仓惶拥堵,这导致群体性伤亡与精神紧张,或自身从窗户跳下而致死或至少致残。通过实用新型人的第一代(快速逃生出口),已经初步解决了该问题,因为它的使用,能令人较满意地快速以及流畅地疏散,第一代(快速逃生出口)技术方案不分年龄段都允许首先通过出口。此发明于2007年12月11日由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CST)证书认证,工业模式证书号:559,且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专利局中注册,编号为:OP/B/2005/5211。它能应用于通常不高于十层的建筑中,但对于高于十层的高楼以及超过200层的摩天大楼,采用第一代(快速逃生出口)技术方案,假设该滑道安装于建筑物内部,并分成不同小组,每组由三个滑道构成,则要求该建筑物至少需要超过200米外表面周长,并且会覆盖该建筑周围区域600m2的面积。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越少越好滑动,反之亦然。因此,设计者发现迫切需要简化高大建筑的疏散过程,所以有必要使用第二代的快速逃生出口,但在这些建筑中需要使用不同方式,即通过在每一层组如以下等式(A=B+M)的精确计算后设置转运点,其中(A)为人们开始要下降的楼层水平面,以及(B)为人们将到达的楼层水平面,以及(M)为存在于该建筑中的滑道组数标记为(第1,第2,)等等,且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将快速逃生出口应用于高楼上,以至于导致在高层建筑中的疏散过程的难题,这意味着需要一个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层建筑物快速逃生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出口被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部和/或外部的楼层与楼层之间,以及楼层与地面之间,在所述高层建筑物中所述逃生出口被分成若干组,在每组逃生出口含有至少一条螺旋滑道,所述螺旋滑道的一端设在逃生起始楼层的逃生出口处,所述螺旋滑道的另一端设在逃生到达中间某楼层的逃生出口处,所述螺旋滑道跨越高层建筑物中的若干楼层,所述若干组中的若干条螺旋滑道采用接力疏散方式可供高层建筑中的所有人逃生,所述接力疏散是指逃生人员由一个螺旋滑道的逃生出口出来后再进入另一条螺旋滑道的逃生入口,直至最终到达地面。
其中,所述螺旋滑道的内表面为光滑表面,所述螺旋滑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为椭圆形。
所述螺旋滑道出口端的一段长度与地面平行。
所述被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外部的逃生出口通过阶梯支架支撑,所述阶梯支架在各个螺旋滑道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平台和栅栏。
在所述螺旋滑道的进出口处设有开关受控的逃生门,所述逃生门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逃生门,在所述逃生门上还设置有磁控锁
在所述螺旋滑道的内部及进出口处还设有应急灯和报警器。
所述控制器、应急灯和报警器有序电池或不间断电源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什万·莫德海B·艾尔杜沙瑞,未经阿什万·莫德海B·艾尔杜沙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9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