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还原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0582.9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肖廉;毛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地址: | 311228 杭州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还原反应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硝酸生产中,脱除NOx的氨还原反应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硝酸生产过程中,如果要达到排放符合标准,实现良好的吸收效果,就需要对尾气进行加压处理,从而能通过具有串联催化剂床的氨还原反应器的充分吸收。但是这样的做法,能耗非常大,不但大大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而且净化工艺运行前后对尾气透平机的运转影响很大,现有技术一直没有解决在保证吸收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压力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不改变工艺压力、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不影响后续工艺的氨还原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氨还原反应器,包括器身,所述器身上设置有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所述器身中设置有催化床,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催化床分为上催化床和下催化床,所述上催化床和下催化床分别设置在尾气进口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催化床和下催化床上分别设置有上催化层和下催化层,所述器身的内设置有贯穿上催化床和下催化床的中心接管,所述尾气出口设置在器身的上方。催化剂层的串联结构变成了并联结构,两段催化剂床层阻力降的1/8~1/10,本实用新型的床层阻力降为1.0~1.3 KPa,普通串联两段催化剂床层阻力降达8~12 KPa,在生产装置尾气量约为48400Nm3/h的情况下,这样尾气透平节省能耗20~25KW。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催化床由上催化床下架和上催化床上架组成,所述下催化床由下催化床下架和下催化床上架组成,在上催化床下架和上催化床上架之间设置有上催化层,在下催化床下架和下催化床上架之间设置有下催化层。上下层的设计,能够牢固的安置催化剂,保证催化剂的密度和厚度。从而保证了吸收反应的质量。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催化层处的器身上设置有下催化层更换口,所述上催化层处的器身上设置有上催化层更换口。能够及时更换和补充失效的催化剂,检修时,可以清空催化剂。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催化层与上催化层之间的器身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设置在尾气进口的对侧。人孔的设计,方便检修。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器身上方设置有观察孔。能够及时的观察反应的情况和催化剂工作的情况。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催化层处的器身上设置有下测温口,所述上催化层处的器身上设置有上测温口。能够监控催化剂的温度,保障催化剂安全有效的工作。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器身下方设置有固定架。能够起到固定反应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式的结构,低阻力降的两段并联催化剂床层。在实际应用中,稀硝酸生产装置尾气量约为48400Nm3/h,两段催化剂床层气流并联运行,床层阻力降为1.0~1.3 KPa,是普通串联两段催化剂床层阻力降的1/8~1/10,普通串联两段催化剂床层阻力降达8~12 KPa,这样尾气透平节省能耗20~25KW。尾气净化系统于2011年元月初首次开车以来一直稳定运行,催化剂床层阻力降低,净化工艺运行前后对尾气透平机的运转几乎没有影响。 净化后的尾气经过多次分析测试,净化后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降至50 ppm以下(若氮氧化物以NO2计,即净化后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降至100 mg /m3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器身1、下催化床下架2、上催化床下架3、下催化床上架4、上催化床上架5、尾气进口6、中心接管7、尾气出口8、下催化层更换口9、上催化层更换口10、人孔11、观察孔12、下测温口13、上测温口14、固定架15、下催化层16、上催化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0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导流洞的封堵结构
- 下一篇:一种平整度自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