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0849.4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平;汪旭东;刘建民;封海潮;薛劼;孙书仁;孙彦如;张云萍;夏鹏举;宋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葛市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02 | 分类号: | H02K17/02;H02K3/28;H02K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格为YX112M-2型的高效异步电机。
背景技术
高效电机是指通用标准型电动机具有高效率的电机。高效电机是从设计、材料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例如采用合理的定、转子槽数、风扇参数和绕组方式等手段来降低电机的损耗,从而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电机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剧,如何能进一步提高高效电机的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Y112M-2-4kW型高效异步电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固连的定子铁芯和壳体上转动装配的转子铁芯,定子铁芯上开有定子槽,转子铁心上开有转子槽,其中相应铁芯及绕组的技术数据有,定子槽的个数为36,转子槽的个数为26;定子绕组连接方式为:单层同心绕组,一路△接;节距1~18,2~17,3~16,19~36,20~35,21~34;定子铁芯长度105mm;定子线圈匝数:每槽48匝;线规:裸径单根1.06mm。但是该Y112M-2-4kW型高效异步电机的国标效率只有85.5%,而定子电流达8.2A,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更高的YX112M-2型高效异步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固连的定子铁芯和壳体上转动装配的转子铁芯,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上分别开设有定子槽和转子槽,其中所述定子槽的个数为36,转子槽的个数为26;定子绕组连接方式为:单层同心绕组,一路△接;节距:1~18,2~17,3~16,19~36,20~35,21~34;定子铁芯的长度为130mm;所述的各定子槽内均绕有单层37匝线圈;各匝线圈均由单根直径为1.3mm的导线组成;所述每个定子槽的槽满率均不低于79.5%。
所述每个定子槽的槽满率均为80.82%。
所述定子铁芯与转子铁芯间的气隙长度为0.45mm。
所述的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均由多个50WW600或50WW470硅钢片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更加合理的调整槽满率、和定子铁芯的长度,经过调整后的YX112M-2型高效异步电机的工作效率经证实能够达到90.49%,定子电流降至5.78A,大大提高了现有Y112M-2型高效异步电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机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壳体上固连的定子铁芯1和壳体上转动装配的转子铁芯3,定子铁芯1和转子铁芯3均有多个50WW600(或50WW470)硅钢片沿转子铁芯3的轴向层状叠加而成。定子铁芯1和转子铁芯3上分别开设有定子槽2和转子槽4,其中所述定子槽2的个数为36,转子槽4的个数为26;定子绕组连接方式为:单层同心绕组,一路△接;节距:1~18,2~17,3~16,19~36,20~35,21~34;定子铁芯1的长度为130mm;所述的各定子槽2内均绕有单层37匝线圈;各匝线圈均由单根直径为1.3mm的导线组成;所述每个定子槽2的槽满率均为80.82%;所述定子铁芯1与转子铁芯3间的气隙长度为0.45mm。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构成定子铁芯1和转子铁芯3的硅钢片还可以采用性能比50WW600(或50WW470)型更好的硅钢片,比如说DR450或DR420。
在对该YX112M-2型高效异步电机试验时,当模拟负载为全载13.22Nm时,与原有电机相比,电枢电流降至7.38A,转速为2885r/min,工作效率提高至90.04%,功率因数为0.878。
当模拟负载为全载的75%即9.92Nm时,与原有电机相比,电枢电流降至5.78A,转速为2915r/min,工作效率提高至90.49%,功率因数为0.786。经过对现有高效异步电机的铁芯及绕组的技术数据进行优化后,大大提高了Y112M-2型高效异步电机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每个定子槽的槽满率均为79.5%时,电机的工作效率也提高至8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葛市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长葛市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0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光学膜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
- 下一篇:生物材料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