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造纸机中的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1012.1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7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希源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5/02 | 分类号: | D21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造纸 中的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造纸机中的干燥装置,属于造纸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造纸大国,纸是人们生活、工作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造纸过程中,必须经过纸页的干燥。所谓纸页的干燥是指通过特定的设备,用加热蒸汽对纸页进行间接加热,使得纸页内的水分汽化,进一步除去压榨后剩余的水分,使得纸张达到一定的干度,符合生产质量要求。目前,纸机烘缸仍然是当前将纸张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的最常用设备。
烘缸是用铸铁制成的两端有盖的空心圆筒,由缸体及其两端的缸盖组成,外径一般在1~3m的范围内,在运转过程中,内通蒸汽将输送的纸页烘干烫光。烘缸的作用是用来烘干纸页中的水分,整饰纸面。但是,较厚的纸张或者纸板在烘缸上进行干燥时,由于水分较多,所以烘干的速度较慢,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维修方便,可以提高烘缸烘干速度的用于造纸机中的干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造纸机中的干燥装置,包括第一蒸汽管、第二蒸汽管和若干个气管,第一蒸汽管设有进气口,第一蒸汽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蒸汽管中部设有挡板,气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蒸汽管,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蒸汽管,各气管分别与第一蒸汽管、第二蒸汽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蒸汽管的一端连接蒸汽装置,第一蒸汽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却装置,所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中,蒸汽从第一蒸汽管的进气口进入第一蒸汽管中,并通过各气管进入第二蒸汽管内;再由第二蒸汽管返回第一蒸汽管中,且从第一蒸汽管的出气口排除。由于各气管具有较好的散热作用,使用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设于烘缸的上方,使得在烘缸上进行烘干干燥的纸页两面都进行蒸汽干燥,加快了干燥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造纸机中的干燥装置,包括烘缸1、第一蒸汽管21、第二蒸汽管22、气管3、挡板4、蒸汽装置5和冷却装置6,其中:
所述第一蒸汽管21和第二蒸汽管22之间设有8根气管3,气管3分别与第一蒸汽管21、第二蒸汽管22相连通,蒸汽可在第一蒸汽管21与气管3、第二蒸汽管22与气管3之间流动。所述气管3为散热效果好的材料制得,使得气管3具有很好的散热作用。可将气管3内蒸汽的热量向周围散发。
第一蒸汽管21的一端设有进气口,第一蒸汽管21的进气口连接蒸汽装置5。第一蒸汽管21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第一蒸汽管21的出气口连接冷却装置6。所述第一蒸汽管21中部设有挡板4,挡板4用具有很好隔热效果的材料制得,用于将第一蒸汽管21内的冷热气体隔开。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干燥装置设于烘缸1的上方,且与烘缸1保持一定的距离。蒸汽装置5产生蒸汽后,通过第一蒸汽管21的进气口输入蒸汽,蒸汽从第一蒸汽管21的进气口进入第一蒸汽管21中,并通过各气管3进入第二蒸汽管22内;由于第一蒸汽管21的出气口连接有冷却装置6,各气管3内的蒸汽再由第二蒸汽管22返回第一蒸汽管21中,且从第一蒸汽管21的出气口排除。此时,挡板4在第一蒸汽管21内将冷热蒸汽隔离。
使用本实施例的干燥装置与烘缸相结合,使得在烘缸上进行烘干干燥的纸页两面都进行蒸汽干燥,加快了干燥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8根散热管,但其数目、直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增设或减少,亦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技术目的。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希源纸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希源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1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