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器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1165.6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5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明;潘孝星;常兵伢;李广;金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尔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上的冷凝器,具体涉及的是冷凝器上的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车用空调使用的都是管带式冷凝器,为满足制冷要求,冷凝器的体积均较大,不仅增加了汽车重量,也浪费了资源。为克服管带式冷凝器的不足,部分汽车采用了单层扁管平行流冷凝器,以提高制冷效果,在满足制冷性能的要求下,可减轻重量,节约材料。但不足之处是受到平行流制造材料的限制,其厚度较大,一般都在2毫米以上。用一个冷凝器,制冷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为克服不足,只得使用两个冷凝器,但增加了安装难度,并增加了风阻系数,影响了制冷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冷效果得以提高的冷凝器扁管。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冷凝器扁管,具有管体,所述管体内有具有冷媒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孔在管体内平排分布有多个,其管体的厚度为1.0~1.4毫米。
所述管体的两边呈弧面状。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多个平排分布的冷媒通过,使得制冷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其扁管的厚度仅为1.0~1.4毫米,降低了材料成本,对于制造空调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好的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在冷凝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这种冷凝器扁管,具有管体1,所述管体1内有具有冷媒通孔2,所述冷媒通孔2在管体1内平排分布有多个,冷媒通孔2分布越多,制冷效果越明显,根据传热系数和压降,可以适当设计冷媒通孔2的高度、宽度、宽高比及孔数,用来调节扁管的传热系数、增加压降。其管体1的厚度为1.0~1.4毫米,本实施例中采用1.4毫米,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材料成本。在装配冷凝器时,将所述管体1的两边设计成弧面状,以便于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尔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尔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1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后路固位装置
- 下一篇:新型醇基液体燃料气化燃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