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色聚四氟乙烯薄膜混搭式绕包绝缘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1477.7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3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利;徐文峰;朱小红;叶桦;刘庆永;王峰;胡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薄膜 混搭式绕包 绝缘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双色聚四氟乙烯薄膜混搭式绕包绝缘电线。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及其他工业领域的电器设备及仪表设备的连接中,电线的应用非常广泛。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绝缘电线作为装备上的信号传输线,通过颜色进行线路的区分。在国内,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绝缘电线都是由十种基本颜色的薄膜(即:红、橙、黄、绿、蓝、紫、灰、棕、白、黑)通过切带、绕包、高温烧结工艺制造而成的,故成品电线也仅为红、橙、黄、绿、蓝、紫、灰、棕、白、黑十色。而线路的数量往往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样就给装备的检修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色聚四氟乙烯薄膜混搭式绕包绝缘电线,解决在国内,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绝缘电线都是由十种基本颜色的薄膜(即:红、橙、黄、绿、蓝、紫、灰、棕、白、黑)通过切带、绕包、高温烧结工艺制造而成的,故成品电线也仅为红、橙、黄、绿、蓝、紫、灰、棕、白、黑十色。而线路的数量往往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样就给装备的检修带来很大的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双色聚四氟乙烯薄膜混搭式绕包绝缘电线,包括线芯:线芯外包裹有内层薄膜,内层薄膜外再包裹有外层薄膜。
所述线芯为镀银铜线芯或裸铜线芯,结构为独根单丝或多根单丝束绞合而成。
所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是根据线芯截面的大小,将聚四氟乙烯薄膜切成不同宽度的带状,螺旋绕包在导电线芯上,薄膜搭盖率1/2或2/3,经高温烧结工序粘结牢固。
所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十种基础颜色薄膜混合搭配,例如内层为紫色,外层为红色,成品电线为紫红色;内层为黑色,外层为绿色,成品电线为墨绿色等等。经过如此改进,可使该类电线颜色由原来的十种增至九十种之多,产品在保持具有较柔软、耐高低温、耐辐射和体积小、质量轻、强度大等优点的同时,能更好的满足航空航天及其他工业领域的电器仪表设备的连接,更便于线路的检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双色聚四氟乙烯薄膜混搭式绕包绝缘电线,包括线芯1:线芯1外包裹有内层薄膜2,内层薄膜2外再包裹有外层薄膜3;线芯1为镀银铜线芯或裸铜线芯,结构为独根单丝或多根单丝束绞合而成;内层薄膜2和外层薄膜3,是根据线芯截面的大小,将聚四氟乙烯薄膜切成不同宽度的带状,螺旋绕包在导电线芯上,薄膜搭盖率1/2或2/3,经高温烧结工序粘结牢固;内层薄膜2和外层薄膜3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1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风机与喷浆机连锁启动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淀粉废水生物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