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立辊式钢板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1812.3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7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朗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5/00 | 分类号: | B24C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立辊式 钢板 输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板输送机构,尤其是一种旋转立辊式钢板输送机构,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不锈钢模板加工制造行业,不锈钢模板的抛丸毛化处理均采用模板立式输送方式。传统的立式输送方式为底部托辊加侧面导轨输送方式,侧面导轨放置钢板倾斜。这种方式对厚度在8毫米以上的钢板或相当平整无变形的钢板较为适用。但不锈钢模板行业使用的钢板均在6毫米以下,且钢板有变形,同时模板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需要返修加工重新使用,返修模板变形更为严重。变形后的钢板或薄钢板在通过时非常容易卡住导轨,使得模板沿导轨前进时运动不均匀或不流畅,卡死在导轨上,这就造成了模板局部过度加工,使得整个模板光泽度不均匀,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当发生钢板卡死在导轨上的情况时,操作人员需要频繁的进入设备内部校正钢板,解除卡住现象,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立辊式钢板输送机构,使得钢板通过加工区域时均匀流畅,不发生卡住或迟滞现象,保证钢板加工质量均匀一致。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立辊式钢板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在所述输送机架的下方设置若干个平托辊,特征是:在所述平托辊的一侧安装有两根辊轴,在所述两根辊轴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上安装有皮带轮,在所述辊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有尼龙滚轮。
所述平托辊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安装在轴座上。
所述辊轴分别位于钢板的两侧。
所述平托辊的中间向内凹陷。
所述平托辊的中间向内形成“V”形凹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滚轮式钢板立式输送机构,保证钢板通过加工区域的均匀流畅,不再发生卡住或迟滞现象,使得钢板加工质量均匀一致。操作人员也不再需要频繁的进入设备内部校正钢板,解除卡住现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滚轮式立式钢板输送机构可以在多套模板抛丸机上应用,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加工质量,减少返修加工次数,也使得操作维护更加简单方便,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旋转立辊式钢板输送机构包括平托辊1、转轴2、尼龙滚轮3、辊轴4、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皮带轮6、钢板7、轴座8、输送机架9等。
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架9,在所述输送机架9的下方设置若干个平托辊1, 所述平托辊1安装在转轴2上,转轴2的两端安装在轴座8上;在所述平托辊1的一侧安装有两根辊轴4,所述辊轴4分别位于钢板7的两侧,在所述两根辊轴4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相互啮合,第一齿轮51上安装有皮带轮6,由皮带轮6带动第一齿轮51转动,从而带动两根辊轴4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动;在所述辊轴4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有尼龙滚轮3;
所述平托辊1的中间向内凹陷,开成“V”形的凹陷,方便将钢板置于平托辊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人工通过翻板小车将钢板7垂直放置在“V”形平托辊1上,平托辊1采用链条传动,来输送钢板7前进或后退。钢板7前后两侧加装立式辊轴4,立式辊轴4上套有2组尼龙滚轮3,立式滚轴4带动尼龙滚轮3做旋转运动,钢板7前后两侧的尼龙滚轮3在顶部齿轮5的带动下做不同方向的旋转。钢板7垂直前进时,钢板7端部接触到尼龙滚轮4,在作旋转运动的尼龙滚轮4的作用下,弯曲的钢板7被推向中心,平稳流畅的通过加工区域,从而使得不锈钢模板表面光泽度均匀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朗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朗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1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