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救生舱内外气体共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4655.1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阳;谭协民;任修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电机车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228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内外 气体 共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检测传感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矿用救生舱可对舱体内外气体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矿用救生舱内外气体检测是分别用两套传感器检测内外气体浓度,或是在舱体上开设检测孔,需检测舱外气体时,将传感器探头伸出舱外进行检测,当不用时关闭检测孔,其使用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矿用救生舱内外气体共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仪表箱体1、箱盖2和连接线缆,并在仪表箱体1和箱盖2配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垫11形成密闭箱体,在密闭箱体内安装气体检测传感器,仪表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线缆的穿线装置7,在仪表箱体1上设置有排气管和进气管,并在排气管或进气管上安装设置有气泵;至少1根进气管与舱体外相连通,同时,至少1根进气管与舱体内腔相连通。也可在仪表箱体1和箱盖2的一侧配合设置有门枢8、门搭9和枢轴10,在仪表箱体1和箱盖2的另一侧配合设置有手柄3和门扣5。也可在舱体21上设置有舱内风道23,其中1根进气管与舱内风道23相连通。也可在舱体21上设置有进排气通孔,舱体上的进气通孔与密闭箱体上的进出阀门之间设置有成气密封配合的进排气通道,在进排气通道上设置有舱内外抽气或排气的转换开关。也可在进排气通孔内设置有舱体气管连接装置20,并分别与进气管或排气管道相连。也可在仪表箱体1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气管接头,通过气管接头分别与进气管和排气管相连接。也可在进气管或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管通气或关闭的气管阀13。也可在船体内安装气泵16,并设置有气泵固定卡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一套气体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一个密闭的箱体内,在进出阀门与舱体外连通的进气通道上安装一个抽气泵和舱内外抽气口转换开关,从而可实现方便检测舱内外气体的功能。它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救生舱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仪表箱体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表箱体,2-箱盖,3-手柄,4-手柄转轴,5-门扣,6-下气管接头,7-穿线装置,8-门枢,9-门搭,10-枢轴,11-密封垫,12-气管,13-气管阀,14-气管接头,15-外气管阀,16-气泵,17-气泵固定卡,18-箱底板,19-隔套,20-舱体气管连接装置,21-舱体,22-舱内坐椅,23-舱内风道,24-隔热保温层,25-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仪表箱体1、箱盖2和连接线缆,并在仪表箱体1和箱盖2配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垫11形成密闭箱体,在密闭箱体内安装气体检测传感器,仪表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线缆的穿线装置7,在仪表箱体1上设置有排气管和进气管,并在排气管或进气管上安装设置有气泵;至少1根进气管与舱体外相连通,同时,至少1根进气管与舱体内腔相连通。
当检测舱内气体时,使箱体与舱外连通的进出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箱门,使箱体内与舱内相通,即可检测舱内气体;同时,也可采用以下方式检测舱内气体:即关闭箱门,将转换开关转换至抽取舱内气体位置,启动抽气泵,即可检测舱内气体。
当须检测舱外气体时,关闭箱门,打开密闭箱体与舱外相连通的进出阀门,启动抽气泵,抽取舱外气体至密闭箱体内进行检测;若停止检测舱外气体时,关闭抽气泵,将转换开关转换至抽取舱内气体位置,启动抽气泵,箱内前面抽取进来的舱外气体排出到舱外,然后将箱内与舱外连通的出气阀门关闭。参阅图1至图9。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也可在仪表箱体1和箱盖2的一侧配合设置有门枢8、门搭9和枢轴10,在仪表箱体1和箱盖2的另一侧配合设置有手柄3和门扣5,从而形成侧开门结构,使用比较方便。参阅图1至9,其余同上述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也可在舱体21上设置有舱内风道23,其中1根进气管与舱内风道23相连通,检测舱体内的空气时,可通过舱内风道23进行采集。参阅图1至9,其余同上述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电机车厂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市电机车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4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小型毫米波波导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花色线底部灌注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