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刷式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5618.2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锅炉 空气 预热器 柔性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刷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紧凑,金属使用量小,在现代大型锅炉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有转动件,在动静间必然有间隙,同时其两侧的介质不同,烟气和空气间的压差较大,这样就有了漏风问题。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包括二部分:直接漏风和携带漏风,预热器的转子与壳子之间存在间隙。预热器中空气与烟气由惰性区密封分开。转子密封片与壳子密封板之间的密封间隙总是大于零。压力较高的空气必然要穿过密封间隙漏向压力较低的烟气中,这是直接漏风。
转子仓格中所包容的风量随着转子的旋转,会不断地转移到烟气侧,被烟气带走,这是携带漏风。携带漏风是预热器的结构型式本身决定的,无法减小。直接漏风与密封间隙成正比,与压差的平方根成正比。
预热器中气流间压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锅炉烟风道以及制粉系统的阻力。预热器冷端气流间的压差与预热器本身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当预热器的直径大小确定后,就不可能通过预热器设计本身去减小预热器中气流间的压差值了。
因此,从预热器设计的角度力图减小漏风的唯一途径是将密封间隙,控制在最小限度。
空预器的漏风会导致机组热力工况变差,低温区腐蚀加速,降低机组效率,增加风机功率消耗,锅炉效率降低,检修费用增加。
目前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在设计上一般要求为6%,长期运行正常不大于10%,其原因有主要是直接漏风,漏风量最大的是径向间隙漏风(一般约占总风量的2/3);其次是环向的密封间隙漏风;最小是轴向漏风。在间隙及漏风通流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冷端处的漏风量比热端处大,主要是因为空气区与烟气区的差压冷端要比热端大;且冷端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通常约占热端漏风的二倍左右。
现有密封技术主要采用两种:
(1)弹性间隙自补偿式密封技术
将原来空预器可调的密封改造为弹性间隙自补偿式密封,通过计算软件将转子热态变形量预先计算出来,在安装时重新确定径向、轴向、旁路密封的变形间隙,使密封间隙始终保持为零而降低漏风率。但是该密封技术的缺点是弹性间隙是利用弹簧来完成的,弹簧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极容易失效,一旦失效后密封片与扇形板卡死即造成停炉事故,给电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可调节装置密封技术
采用可调节装置来调整热端扇形板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使机组在不同负荷工况下保持预定的间隙值,维持正常运行和漏风率设计值。该密封技术的缺点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涩,并且存在“二次漏风”:扇形板与轴向密封板的静密封板由于需要调节位置而采用滑动密封等形式,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而发生二次泄露;旁路密封的间隙值设定与实际使用有差距,致使旁路密封磨损严重,仅靠更换旁路密封片不能满足漏风要求。因此漏风率不能保持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刷式密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刷式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块、内夹板和外夹板,所述内夹板上连接有金属丝。
所述内夹板设有两层。
所述金属丝成螺旋状。
所述金属丝直径为0.1-0.3mm。
所述的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之间固定有内压板。
所述的连接块、内夹板、内压板和外夹板通过夹紧螺丝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不破坏空气预热器原有的密封结构,不影响空气预热器的正常运转,并且拆除方便,安装简单;
2、本实用新型金属丝具有较强的弹性及韧性,受挤压后能恢复原态,不同阶段都能起到密封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计上采用圆滑处理,避免应力集中点,可以大幅度提高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刷式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连接块 2、内夹板
21、金属 3、外夹板
4、内压板 5、夹紧螺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5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带式散热器散热片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热交换器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