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皮带输送机上的筒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5927.X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1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宽;谢富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3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漪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皮带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皮带输送机上的筒式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是以皮带作为牵引和承载机构的连续运输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主动辊1、输送皮带2、托辊3、支架4、尾轮5以及张紧结构6(如螺旋拉紧装置)等组成。皮带输送机主要通过输送皮带2表面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物料的输送功能。
对于湿料(含有一定水分的物料,比如湿度为含水10%-15%的脱硫石膏,黄泥等)而言,皮带输送机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湿料撒落并粘连在输送皮带的背面。由于湿料是具有一定湿粘度,它容易在输送皮带2和尾轮5上累积。
随着时间的延续,在输送皮带2和尾轮5上粘连的湿料会越来越多,将影响皮带输送机的平稳运行,导致输送皮带2运行跑偏加剧,输送量减少,甚至影响皮带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对输送皮带2和尾轮5上粘连的湿料,也比较难以清理,需要停机采用人工手动清扫,影响加工连续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皮带输送机输送湿料时因输送皮带和尾轮容易粘连湿料而降低输送量以及工作效率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皮带输送机上的筒式装置,包括主轴、支撑隔板、圆钢、中央支撑、端面支撑板以及锥台形筒体,其中:
两个锥台形筒体底部对称焊接在该中央支撑板的两面,套在垂直穿过该中央支撑板的该主轴外部,两个锥台形筒体的顶部各自焊接有垂直于该主轴的端面支撑板,该端面支撑板上具有开孔;每个锥台形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隔板,该支撑隔板还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连接;该中央支撑板以及两个端面支撑板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该主轴平行设置的该圆钢,相邻两圆钢之间具有缝隙,该些圆钢形成笼式圆筒状结构。
优选地,该笼式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大于等于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的直径。
优选地,该中央支撑板以及端面支撑板与该些圆钢相连接的部位,为与该些圆钢相配合的圆弧形凹槽。
优选地,各圆钢突出于该中央支撑板及端面支撑板外边缘的部分包含有平面。
优选地,该平面垂直于该主轴的径向。
优选地,该主轴在与该端面支撑板相连接的部位具有直径变小的台阶,端面支撑板焊接在该台阶上。
优选地,设置在锥台形筒体的外表面上的该支撑隔板,不超出该笼式圆筒状结构的外圆周面。
优选地,该主轴伸出两侧的该端面支撑板的部分,各设置有轴承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式装置应用在的皮带输送机中,可有效地泄落输送皮带背面粘连的湿料,有效防止输送皮带运行跑偏的加剧,保证了输送量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式装置应用在皮带输送机上,在输送皮带的背面粘连湿料时无需停机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清扫,不会影响加工连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皮带输送机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筒式装置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筒式装置的A-A剖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式装置主要包括主轴11、轴承支座12、支撑隔板13、圆钢14、中央支撑板15、端面支撑板16以及锥台形筒体17。
两个锥台形筒体17底部对称焊接在中央支撑板15的两面,套在主轴11外部,中央支撑板15中央含有主轴11穿过的孔。两个锥台形筒体17的顶部位于两侧。中央支撑板15垂直于主轴11的轴心,两个锥台形筒体17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主轴11的直径(锥台形筒体17底部开口的直径更是大于主轴11的直径),主轴11从该两个锥台形筒体17以及中央支撑板15中穿过。
该两个锥台形筒体17的顶部,各自焊接有如图3所示的具有开孔的端面支撑板16,该端面支撑板16也垂直于该主轴11的轴心且中央包含有主轴11穿过的孔。主轴11在与两块端面支撑板16相连接的部位具有直径变小的台阶,两块端面支撑板16分别焊接在主轴11两侧的台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59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亥茅酚苷的分离纯化方法
- 下一篇:人胚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