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X光探伤检测仪的轮胎外观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7159.1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飞;卢志锋;黄宸;姚志刚;朱玲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绍增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探伤 检测 轮胎 外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观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X光探伤检测仪的轮胎外观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轮胎生产中,需要对轮胎进行质量检验,以符合生产要求。轮胎检测分为外观检和X光检,X光检即利用轮胎X光探伤检测仪进行探伤检测,其能够直观的反映了轮胎内部结构的质量,如钢丝排列、夹渣等。而外观检则由人工进行检测,检测时,检测人员立起轮胎,手持照明灯边转动轮胎边检查轮胎的侧面以及内壁表面是否存在外观问题,需要反复的侧身弯腰转动轮胎,劳动强度非常大,检查效率低,且易出现检查不到位现象。另外,若轮胎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侧翻,则可能造成人员的受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基于X光探伤检测仪的轮胎外观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X光探伤检测仪的轮胎外观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一探伤灯管,所述探伤灯管下方设可沿水平X轴方向移动的活动工作台,所述活动工作台上安装有若干以穿过探伤灯管的X轴为中心轴呈环形阵列的支承轴,所述支承轴内置有张紧驱动轴,所述支承轴和张紧驱动轴端部分别设有轮胎定位凸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内高清摄像机和两个外高清摄像机,所述内高清摄像进紧邻探伤灯管,所述外高清摄像机位于探伤灯管在X轴向的两侧,所述外高清摄像机和内高清摄像机输出信号接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所述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进行X光检测时,轮胎置于支承轴上,支承轴向外张开撑住轮胎,并通过张紧驱动轴的定位凸起沿轴向移动将轮胎两侧向外撑开,活动工作台沿X轴向移动,使得探伤灯管位于轮胎内部正中心,由张紧驱动轴带动轮胎转动,即可进行检测。同时,位于轮胎内部以及轮胎外部的高清摄像机同步工作,对轮胎的外表面以及内壁表面进行摄像,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反映到显示屏上,检测人员可直接通过显示屏检测轮胎外观,无需人工转动轮胎,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外观检和X光检同步进行,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且不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X光探伤检测仪的轮胎外观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X光探伤检测仪的轮胎外观检测系统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X光探伤检测仪的轮胎外观检测系统检测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活动工作台2、直线导轨3、探伤灯管4、支承轴5、张紧驱动轴6、轮胎定位凸起7、内高清摄像机8、外高清摄像机9。
上述机架1安装有探伤灯管4,该探伤灯管4下方设一活动工作台2,该活动工作台2落在沿水平X轴向设置的直线导轨3上,可沿直线导轨3在水平X轴方向移动。活动工作台2上设置有数根水平设置支承轴5,各支承轴5以穿过探伤灯管4的X轴为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支承轴5的轴线与活动工作台2移动方向平行,各支承轴5可在驱动机构作用下以环形阵列轴线为圆心,沿径向张开或收缩。
支承轴5内置有同轴设置的张紧驱动轴6,张紧驱动轴6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自转以及沿轴向伸缩移动,支承轴5和张紧驱动轴6端部分别设有轮胎定位凸起7,探伤灯管4一侧设置有内高清摄像机8,支承轴5的定位凸起7轴向内侧以及张紧驱动轴6的定位凸起7轴向外侧设有外高清摄像机9,外高清摄像机9和内高清摄像机8输出信号接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显示屏。
使用时,如图3所示,支承轴5收缩,使得轮胎11通过人工或上胎机构置于支承轴5上,支承轴5径向张开撑住轮胎11,并通过张紧驱动轴6及其定位凸起7轴向移动将轮胎11两侧沿轴向向外撑开,实现轮胎的径向和轴向张开,以便进行检测;活动工作台2沿直线导轨3的水平方向移动,使得探伤灯管4以及内高清摄像机8位于轮胎11内部中心,由张紧驱动轴6带动轮胎11转动,即可进行外观和X光的同步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7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