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面板和机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8308.6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扣式 面板 机顶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面板,尤其涉及一种机顶盒(STB)底座与PCB面板的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电产品(如机顶盒、DVD等)固定面板的方式大多是采用螺钉或者直接固定在面壳上的方式,此种固定方式是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以下均称为PCB)面板通过螺钉和卡扣固定安装在面壳上,安装不够简洁,成本也相对较高。。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01854522U公开了一种卡扣型面板,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一框架,在其安装面壳的一面板上设有复数个卡槽;一面壳,在其朝向安装面设有对应于上述卡槽的复数个“L”型卡钩;其中,所述的面壳借由其上设有的“L”型卡钩扣合于框架的卡槽内,将面壳与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卡槽和面壳的“L”型卡钩均是两侧各3个等距离设置于两侧边沿,所述面壳为弧形面壳。虽然其方案可以不用使用螺钉而将面板固定在面壳上,但由于卡钩与卡槽不可能无缝对接,造成所述安装结构不够稳定。随着数字产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的更新,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功能需要,出现多样化,现有的家电产品(如机顶盒、DVD等)的面板显然满足不了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式面板,安装方便简单,而且安装结构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顶盒,在将机顶盒的PCB面板安装在底座上时,安装方便简单,而且安装结构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扣式面板,包括固定面板装置和连接固定面板装置的PCB面板;所述固定面板装置包括面板,以及垂直于面板的导向限位筋和卡扣;所述PCB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限位筋适配的卡槽和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扣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面板装置为可拆卸式结构,通过螺钉将其安装在与所述PCB面板对应的部位。
优选的,所述导向限位筋和与所述导向限位筋对应的卡槽为两个,所述两个导向限位筋分别设置在固定面板装置的两端;所述两个卡槽分别设置在PCB面板一侧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导向限位筋整体为方形柱体结构,其上部有一方形凹陷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方形凹陷槽大小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扣和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扣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PCB面板上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扣孔为方形或者弧形。
优选的,所述卡扣的背部设置一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为三角形状。
一种机顶盒,包括上述卡扣式面板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固定面板装置,使PCB面板固定在固定面板装置上,安装拆卸简单方便,而且可以使卡扣式面板装置性能稳定,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面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PCB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面板装置与PCB面板处于结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面板安装在机顶盒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更加清晰,现结合具体的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面板装置1和PCB面板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面板装置1包括底板15,以及垂直于底板15的导向限位筋11和卡扣12;所述PCB面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限位筋11适配的卡槽21和与所述卡扣12适配的卡扣孔22。所述固定面板装置1既可以为底座上的固有结构,即底板15为底座的一部分,其位置与安装所述PCB面板2的位置相对应;也可以为与底座分开的单独的可拆卸式的结构,当其为可拆卸式结构时,将其安装在与所述PCB面板2相对应的底座部位,此时,所述固定面板装置1与底座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螺栓连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所述固定面板装置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板15垂直的导向限位筋11和卡扣12,导向限位筋11与PCB面板2上的卡槽21相适配,在将PCB面板2安装在固定面板装置1上时起导向、限位的作用。所述固定面板装置1上还设置有卡扣12,与PCB面板2上的卡扣孔22相适配,安装时,将卡扣12卡入卡扣孔22中,对PCB面板2起固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8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