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8465.7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0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解国林;邓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通风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客车用格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为整车提供动力的发动机要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降低其温度,需要在客车的发动机外侧对应安装格栅,用于通风散热。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正六边形冲孔阵列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圆形冲孔阵列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用于客车通风的格栅,一般采用正六边形或者圆形冲孔阵列格栅。即在薄板上冲正六边形或者圆形孔,且呈阵列排布,来制作格栅。
经实践验证,圆形冲孔阵列在通风格栅中视觉效果不佳,密集的圆形冲孔阵列令人有不适感,因此各大客车厂家较多采用正六边形冲孔阵列,然而,正六边形冲孔格栅因其冲孔较大,在安装时,一般需要加装压条固定,即需要单独制作格栅安装压条,一方面耗费材料,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安装工时。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格栅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避免加装压条,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便于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格栅,该格栅便于安装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用格栅,其上设置有多行排布的冲孔,所述冲孔为细长孔。
优选地,上述客车用格栅上,所述细长孔的长具体为50厘米,宽具体为5厘米。
优选地,上述客车用格栅上,每行中相邻的所述冲孔之间的间隔相等。
优选地,上述客车用格栅上,每行中相邻的所述冲孔之间的间隔具体为5厘米。
优选地,上述客车用格栅上,所述冲孔的行间距相等。
优选地,上述客车用格栅上,所述冲孔的行间距具体为5厘米。
优选地,上述客车用格栅上,每行冲孔与其邻行的冲孔交错排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用格栅,其冲孔为细长孔,结构简单,冲孔面积较小,不需要安装压条,也就不需要单独制作格栅安装压条,一方面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易于安装,减少了安装工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客车用格栅,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正六边形冲孔阵列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圆形冲孔阵列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用阵列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阵列格栅的局部放大图。
上图中:
1细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格栅,该阵列格栅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且便于安装。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用阵列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阵列格栅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用格栅,其上设置有多行排布的冲孔,且其冲孔为细长孔。显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正六边形冲孔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格栅的冲孔面积较小,不需要安装压条来进行固定,从而,也就不需要单独制作格栅安装压条,如此一来,一方面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易于安装,减少了安装工时。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细长孔可以为长为50厘米,宽为5厘米的细长孔。
为了满足美观性的要求,每行中相邻的冲孔之间的间隔相等、冲孔的行间距相等,且每行冲孔与其邻行的冲孔交错排布。
显然,每行中相邻的冲孔之间的间隔以及冲孔的行间距均不受限制,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用格栅中,每行中相邻的所述冲孔之间的间隔为5厘米、冲孔的行间距也为5厘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客车用格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8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机动车
- 下一篇:一种带装饰层的卷帘门窗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