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钛篮打气管及打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9103.X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3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科达电镀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28 | 分类号: | C23C18/28;C23C18/38;B01F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篮打 气管 打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钛篮打气管,尤其涉及一种向镀铜槽钛篮打气的钛篮打气管。
背景技术
化学镀铜是电路板制造中的一种工艺,通常也叫沉铜或孔化(PTH),是一种自身催化性氧化还原反应。首先用活化剂处理,使绝缘基材表面吸附上一层活性的粒子,通常用的是金属钯粒子,铜离子首先在这些活性的金属钯粒子上被还原,而这些被还原的金属铜晶核本身又成为铜离子的催化层,使铜的还原反应继续在这些新的铜晶核表面上进行。这种加工方法的缺陷在于加工成本高,因为钯是一种十分昂贵的金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加工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钛篮打气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加工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打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钛篮打气管,包括外管、固定塞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为空心管;所述固定塞的截面呈梯形,设有穿插所述内管的通孔,通孔的方向和所述外管的管壁平行,并且塞装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内管穿插在所述固定塞的通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管中,所述内管和外管的管壁设有径向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管中,所述内管和外管的一端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管中,所述外管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固定塞包括第一固定塞和第二固定塞,并设有穿插所述内管的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塞固定在第一外管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固定塞固定在第二外管的末端;所述内管依次穿插在第一固定塞和第二固定塞的通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管中,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垂直连接。
构造一种打气装置,所述打气装置包括流量计和上文所述的钛篮打气管,所述钛篮打气管的内管通过气管和流量计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装置中,所述钛篮打气管内管的进气端通过气管和插杆减径接管相连,所述插杆减径接管和直通接管相连,所述直通接管通过气管和流量计的出气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装置中,所述流量计的进气口通过气管和精密调压阀的出气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装置中,所述精密调压阀的进气口和速度控制阀的出气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打气装置中,所述速度控制阀的进气口和过滤调压阀的出气口相连,所述速度控制阀和过滤调压阀通过超精密过滤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钛篮打气管采用外管和内管套装在一起,主要用于镀铜槽钛篮内,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钛篮内铜离子的活性,以及搅拌作用,气源为压缩空气,再经过过滤和调压之后,通过伸入到钛篮底的打气管,把空气送入钛篮。
气体经过电磁阀、精密调压阀、流量计等设备,通过PLC控制电磁阀,从而控制打气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钛篮打气管的纵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钛篮打气管第二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钛篮打气管实施例和流量计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气装置过滤部分和调压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打气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钛篮打气管包括外管、固定塞和内管20,外管和内管20均为空心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固定塞的截面呈梯形,设有可穿插内管的通孔,较佳地交通孔开设在固定塞中央,固定塞的功能类似于瓶塞,将固定塞塞入外管中时,固定塞上通孔的方向和外管的管壁平行,固定塞优选硅胶塞;将内管20穿插在固定塞的通孔中,通过固定塞将内管20固定在外管内。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内管20和外管的管壁设有径向通孔。内管20管壁上的通孔可使内管内部的气体流到内管20外部;外管管壁上开有通孔26,外管管壁上的通孔26可使外管内部的气体流到外管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科达电镀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科达电镀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9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槽立柱母线压接结构
- 下一篇:真空设备的输送装置及其转动单元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