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拉/压结构螺旋式梯子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9287.X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忠友;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32 | 分类号: | E04F11/0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拉 结构 螺旋式 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安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山立井井筒的安全通道,尤其是一种作为井下突发事故时人员撤离的矿用拉/压结构螺旋式梯子间。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现行的通用立井梯子间,主要是由梯子、梯子大梁、小梁、托架、平台板、栅栏、托挂钩等部件组成,为梁板式结构形式;梯子大梁两端与锚固于井壁的托架固定,三根小梁一端与锚固于井壁的托架,另一端与大梁相连,大梁与小梁之上设置平台板;梯子上端与井壁或大小梁连接,下端与平台板固定,平台板三面以托、挂钩固定栅栏,这种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材料消耗量大,初期投资高;构件多,加工费用高,井壁打眼多,连接件多,安装工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矿用拉/压结构螺旋式梯子间,该种结构形式的梯子间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并且减少了一部分构件的加工及安装,相对通用的立井梯子间具备材料省、重量轻、投资少、安装快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矿用拉/压结构螺旋式梯子间,包括立柱以及绕于立柱周围成螺旋状上升的楼梯,所述楼梯由踏板、扶手和护栏组成,所述立柱立于井壁旁,且立柱通过杆与井壁固定;所述楼梯的外围靠在井壁上。
上述立柱上套有箍环,所述箍环与所述杆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杆的另一端通过树脂药卷与井壁固定。
上述立柱自上而下设有多个杆;上下相邻杆、立柱和井壁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以上螺旋状上升的楼梯在靠近井壁的的踏板还通过牛腿结构与井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拉/压结构螺旋式梯子间通过固定于井壁的杆固定立柱,形成三角支撑稳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梯子的结构构造,通过增加立柱、杆对梯子间进行更为有效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杆7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杆7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立柱;2为踏板;3为护栏;4为扶手;5为箍环;6为井壁;7为杆;8为螺栓;9为螺栓用螺母;10为螺母;11为楔形垫块;12为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拉/压结构螺旋式梯子间,包括立柱1以及绕于立柱1周围成螺旋状上升的楼梯,楼梯由踏板2、扶手4和护栏3组成,立柱1立于井壁6旁,且立柱1通过杆7与井壁6固定;楼梯的外围靠在井壁6上。
本实用新型的杆7与井壁6和立柱1的一种连接结构如下:
参见图2和图3:立柱1上套有箍环5,箍环5与杆7的一端通过螺栓8和螺栓用螺母9连接,杆7的另一端打入井壁6内并通过树脂药卷锚固井壁。为了保证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立柱1自上而下设有多个杆7;上下相邻杆7、立柱1和井壁6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以上图1-图3所示的杆7是拉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使杆7作为压杆的情况,具体参见图4,在螺旋状上升的楼梯在靠近井壁的6的踏板2还通过牛腿12结构与井壁6连接。这样,由牛腿12结构将整个楼梯固定在井壁6上,作为压杆的杆7间隔设置在牛腿12结构之间,这样杆7、牛腿12以及立柱1也构成了一种三角形稳定结构。此时,杆7受到压力,牛腿12受到拉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于井壁的杆7固定立柱1,并且与踏板2、护栏3、扶手4或者立柱1,形成三角支撑稳定结构,保证了梯子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支撑螺旋式梯子间由于采用螺旋式,使得传统的爬梯方式实现了踏步的方式,由原来梯子爬行的70-80度的倾角彻底变为了30-60度,避免了煤矿井下工人爬高角度斜梯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大大提高了逃生的安全系数;大部分加工及安装工程均在地面完成,根据不同段高进行井下安装,井下安装只需要通过固定于井壁的杆固定此梯子间便可以了,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安装方式,大大缩短了安装工期。螺旋式梯子间断面形式可采用圆形或椭圆形,采用螺旋式梯子间使得整个梯子间的在井筒内的有效断面充分利用,可将现行设计的井筒直径减小0.5米,也为管路等的安装提供了更大空间,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井巷建设投资与管路等装备的加工及安装投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9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状态切换方法及显示方法
- 下一篇:裁切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