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9356.7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蒲公英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水下 游泳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属于音响用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机是供个人使用,而不会打扰其他人的音响设备,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从结构上分开方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从佩带形式上则有耳塞式和头戴式。
耳机的佩戴方式一般是如下两种:
第一是头戴式,这种佩戴方式比较牢固,耳机一般比较大,整个的盖住耳朵,能够取得较好的音质效果,缺点是比较笨重,不适合户外使用。
第二是耳塞式,这种耳机一般具有两个较小的耳塞,可以塞入到耳朵里,这种耳机的优点是比较小巧,便于携带,广泛的被随身听播放器采用,但它的缺点是音质较差,并且由于耳塞直接塞入耳朵,声音没有回旋空间,长时间使用会对听力造成危害。
声音在身体内的传导分为两种,气传导和骨传导。正常时,听觉的产生是由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进入耳蜗,这条途径称为气传导。另一条途径是通过骨头传播声音,这种方式叫骨传导。我们平时听自己讲话,主要是靠骨传导这种方式。从声带发出的振动经过牙齿、牙床、上下颌骨等骨头,传入我们的内耳。
骨传导有移动式和挤压式两种方式,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其具体传导途径为:“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通常人们也并不需利用自己的颅骨去感受声音,但是,当外耳和中耳的病变使声波传递受阻时,则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弥补听力。如骨传导式助听器、骨传导式耳机等,就是利用骨传导来感受声音的。
目前骨传导耳机在某些领域已经在使用,例如执行任务的特勤人员,戴耳机容易脱落,还有美军的头盔中,一般也会设有骨传导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缺少适合水下使用的耳机,因为普通耳机在水下会进水损坏,即使能够防水,因为在水中游泳,水具有冲刷力,耳机也容易被水冲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具有左右两个耳机头,所述耳机头整体由防水层包围,所述两个耳机头上在与佩戴者头部的接触面上具有传递声音的骨传导振动体,所述两个耳机头的外侧面上具有可供绑带勒入的凹槽,所述耳机头通过连接装置与音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耳机线及耳机线末端的耳机插头。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蓝牙装置。
优选的,所述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还具有用以将耳机头固定在人头部的弹性带。
优选的,所述耳机头的接触面为弹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配合防水音源,例如用防水套盛装的MP3,就可以在水下接收声音,其上的凹槽可以与泳镜的固定带配合,从而用泳镜即可将其牢固固定,从而可在水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的佩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的耳机头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骨传导振动体,2-接触面,3、4-耳机头,5-凹槽,6-泳镜,7-音源。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式水下游泳耳机具有左右两个耳机头3、4,所述耳机头整体由防水层包围,所述两个耳机头上在与佩戴者头部的接触面2上具有传递声音的骨传导振动体1,所述两个耳机头的外侧面上具有可供绑带勒入的凹槽5,所述耳机头通过连接装置与音源7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为耳机线及耳机线末端的耳机插头,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泳镜6的固定带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蒲公英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蒲公英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9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