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藻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烧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9490.7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5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妍;范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藻 处理 过程 使用 烧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硅藻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烧杯,主要适合在使用恒温水浴锅中处理硅藻时使用。
背景技术
硅藻是一种真核藻类,在各种水体中分布广泛,生物量大。硅藻细胞分裂周期短,细胞壁硅质易保存,对环境变化敏感,是河流、湖泊、沼泽等水生态环境中环境变化的良好指示者;也是古环境学中用来指示环境变化,重建环境变化模型的良好工具。对硅藻进行分类学研究是上述这些研究的基础。硅藻分类学研究主要是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硅藻的硅质壳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其壳面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现在国内外通用的硅藻研究方法是在观察之前对硅藻进行酸处理,除掉硅藻细胞内的有机质,留下硅质壳,便于观察研究。常用的酸处理方法是将硅藻至于试管中,加入强氧化性酸,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处理。由于试管不能独立放在水浴锅中,通常是将试管10个一组放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将整个烧杯放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加热。但在处理过程中,试管特别易碎,造成了很多浪费。而且加热后的烧杯由于杯壁很热,也很难从水浴锅中取出,要关闭水浴锅,待水冷却,才能取出,再次进行处理时还要重新进行加热,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藻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烧杯,解决硅藻酸处理过程中的加热问题,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硅藻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烧杯,包括有烧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烧杯本体内底部有一个缓冲垫,且在烧杯本体上端外表面围绕有一个固定环,和对称安装在固定环上的两个提手。
上述的缓冲垫为圆形,其直径与烧杯本体的直径相同。
所述的缓冲垫由棉花或海绵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烧杯结构简单,易于拿取,能够有效的减少硅藻酸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试管的损害。并且把手装置可以不必再关掉恒温水浴锅待烧杯壁冷却,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也有效的减少了电的耗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烧杯本体 2、缓冲垫 3、固定环 4、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有烧杯本体1,烧杯本体1可以选用任一款的烧杯,在其内部放置一个缓冲垫2,用以减少加热操作时试管壁与烧杯本体1内壁的碰撞,防止试管发生破裂。缓冲垫2为圆形,其直径与烧杯本体1的直径相同,可以用棉花或海绵等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的材料制成。
为了方便加热后将烧杯本体1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在其上端部的外表面可以安装有把手装置,方便操作。所述的把手装置包括有一个围绕在烧杯本体1上的固定环3和对称安装在固定环3上的两个提手4。固定环3可以由带任性的铁丝制成,并可以铁丝制成两个提手4,将提手4穿过固定环3,固定好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把手装置。为了保证平衡性,提手4对称分布在固定环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9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热管冷凝加热器
- 下一篇:用于烧结机铺底料装置的电动控制扇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