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共用Micro USB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9830.6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共用 micro usb 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路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产品中共用Micro USB接口实现USB、串口、耳机复用功能的电路设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普遍支持USB和串口共用Micro USB接口,但是随着便携式设备朝着轻薄化方向发展,部分便携式设备因空间不足而不能将单独的耳机接口设计进去,因此这就要求Micro USB接口能支持串口,USB,音频三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机共用Micro USB接口的电路,实现USB、串口、音频复用功能的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耳机共用Micro USB接口的电路,包括Micro USB接口,均与Micro USB接口脚位相连的耳机检测模块、USB音频切换开关模块、音频电路模块、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
所述的USB音频切换开关模块输出引脚与Micro USB接口的2脚、3脚相连;所述的耳机检测模块与Micro USB接口的4脚相连;所述的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与Micro USB接口的1脚相连。
所述的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USB音频模拟开关模块的USB信号输入通道相连,且在电路启动时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输出信号默认为串口信号;
所述USB音频模拟开关模块的音频输入端口与音频电路模块相连;
所述耳机检测模块的控制信号与USB音频模拟开关模块的通道控制信号相连;
所述USB音频模拟开关模块在耳机检测模块的控制信号检测到未插入耳机时,其输出为USB通道信号。
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是否插入耳机来控制USB模拟开关通道来切换USB串口通道和音频通道,从而实现Micro USB接口USB、串口、耳机三种功能的复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设计框图;附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电路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进行更加详细的诠释。
如图如2所示,一种耳机共用Micro USB接口的电路,包括Micro USB接口,均与Micro USB接口脚位相连的耳机检测模块、USB音频切换开关模块、音频电路模块、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
其中,Micro USB 接口的1脚接至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 Micro USB 接口的2脚3脚分别接至USB音频切换开关模块第7脚和6脚,Micro USB 接口的4脚接至耳机检测模块,Micro USB 接口的5脚接地。
耳机检测模块的输出控制信号接至USB音频切换开关模块的第8脚。USB音频切换开关模块第5脚通过100K电阻下拉,9脚接VBAT(电源),其10脚和1脚接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信号,其2脚和3脚分别连接来自音频电路模块的左右声道信号。
电路启动时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输出信号默认为串口信号;USB音频模拟开关模块在耳机检测模块的控制信号检测到未插入耳机时,其输出为USB通道信号。
当插入串口时,由于耳机检测模块未检测到耳机,耳机检测模块便输出信号产生高电平,此时USB音频开关输出通道信号为TX/DP,RX/DM,当系统第一次下载程序时,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在启动时默认为串口输出,可以通过串口下载bootloader(引导程序或启动代码)至设备。当设备插入USB时,Micro USB 1脚端的电压信号被送至USB和串口控制电路模块,此时将该模块输出切换至USB通道,因此能正常完成USB识别和USB数据传输。当插入耳机时,耳机检测模块输出信号迅速输出低电平,此时USB音频开关迅速从串口信号切换至音频通道。由于该切换速度很快,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串口信号对耳机冲击形成的POP音。
尽管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原理作了清晰具体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9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