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熏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9902.7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田青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青乐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熏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耳部熏灸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耳熏灸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用艾条(炷)对人体的某些部位或者穴位进行熏灸是中医一种古老的内病外治的治疗手段,对于人体表面穴位可直接手持艾条(炷)或安放燃烧的艾炷进行熏灸。
耳朵上穴位丰富,人体的所有器官均可在耳部找到对应的穴位,因此耳部除了进行针刺、按摩外也可采用熏灸的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但由于缺少方便实用的器械,对耳道中的相关穴位进行熏灸时容易引起烫伤,导致内耳的熏灸治疗开展很少,影响了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内耳熏灸治疗因缺乏必要的器械而难以开展,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适应于内耳熏灸治疗的耳熏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熏灸器,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熏灸管1和导热管2组成,熏灸管1的一端与导热管2的一端相连,它们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熏灸管1的外径大于导热管2的外径,所述的导热管2的外径与人耳内孔尺寸相匹配,所述的熏灸管1的内径与艾炷大小相匹配。
所述的熏灸管1不与导热管2相连的一端呈坡口状结构。
所述的导热管2呈锥台状结构,该锥台状结构的大端与熏灸管1的一端相连。
所述的锥台状结构的小端上设有一个便于在人耳中定位的凸起结构3。
所述的凸起结构3呈弧形或球形结构。
所述的熏灸管1为金属钢管。
所述的凸起结构3为耐热合成树脂管。
所述的导热管2为耐热合成树脂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内耳熏灸治疗提供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疗器械,不会造成患者烫伤的辅助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内耳熏灸的治疗效果,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价廉物美的治疗设备。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且可反复使用。克服了传统的竹(苇)管存在的制作困难、寿命短、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耳鸣、耳聋、面瘫、面神经疾病提供了理想的治疗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种耳熏灸器,它主要由熏灸管1和导热管2组成,熏灸管1的一端与导热管2的一端相连,它们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的熏灸管1的外径大于导热管2的外径,所述的导热管2的外径与人耳内孔尺寸相匹配,所述的熏灸管1的内径与艾炷大小相匹配。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艾炷的插装和空气的进入,熏灸管1不与导热管2相连的一端可制造成坡口状结构,为了便于导热管2插入人耳中,因此,导热管2可为直管状,也可制造成锥台状结构,该锥台状结构的大端与熏灸管1的一端相连,由于熏灸管1中需插装点燃的艾炷,因此,熏灸管1最好采用金属管,其中以不锈钢管和铜管为最佳,而导热管2可采用导热性能较差且能耐热的合成树脂管。
具体实施时,耳熏灸器的尺寸可控制在7-8厘米左右,熏灸管1的长度略大于导热管2的长度,熏灸管1一端的玻口的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直径可在1-2厘米之间选定,导热管2插入人耳的一端最好设计成圆弧过渡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热管2不与离熏灸管1相连的用于插入人耳中的一端上设有一个便于定位的凸起结构3,凸起结构3可与导热管2一起成形,也可采用旋转、烧结、粘结方法连接成形,所用的材料与导热管相同,也可不同。凸起结构3的形状为不会对人耳造成伤害的光滑过渡结构,如圆弧结构、球面结构或圆弧加球面的组合结构。其它与实施例一同。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青乐,未经田青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9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性硼硅注射剂瓶
- 下一篇: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氧化镝氧化钪陶瓷材料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