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9939.X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3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耀滨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3B2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更新,越来越多的动态显示平台出现于不同的领域。动态显示平台围绕数字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多媒体互动技术平台、多媒体电子商务融运技术平台、多媒体数字教育平台、多媒体物联智能家居综合平台、多媒体智能办公室平台进行技术开发,为三网融合、智能数字技术应用领域、智能现象领域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载体,为人们提供新型多媒体智能服务业和创意文化产品。
目前的屏幕显示装置,主要是通过机箱,机箱里面设有投影机芯,机箱前面设有由有几块甚至是更多的显示屏拼装而成的系统,这样组成的显像系统,组装麻烦,而且拼装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大小的缝隙,严重影响了显示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点触控及双面显示的光学显示屏,还可以实现透明非透明间的转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及设于所述透明基板背面的智能光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基板正面四周设有触控感应条,所述触控感应条上设有用于感应用户接触所述光学显示屏时所做的手势动作的感应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基板正面还设有用与控制通电状态的控制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基板外侧设有保护壳。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基板正面进行防指纹处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基板为玻璃、有机塑料板或有机玻璃中的任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玻璃为钢化玻璃。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投影机发出的影像光线进入智能光膜后部分光线被智能光膜反射后进入位于光学显示屏背面的观众的眼睛,另一部份的光线则会折射穿过透明基板,进入位于光学显示屏正面的观众的眼睛,从而使得光学显示屏的两侧均有光线射出,实现了双面成像,让光学显示屏两侧的观众均能看见清晰的影响。多点触控功能可实现用户与光学显示屏的直接触摸,用手可代替显示的鼠标,遥控器等,操作方便。另外还可实现光学显示屏透明与非透明间的转换,节省电能,在透明状态下成像能实现三维、四维效果,使影像更虚幻吸引,满足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显示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光学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1及设于所述透明基板1背面的智能光膜2。智能光膜2与透明基板1紧密贴合,并进行成像膜化及电极膜化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光学显示屏与投影机配套使用,光学显示屏以设有智能光膜2的一面为背面,另一面为正面,投影机背投成像。另外,可通过播放机、电脑、电视等显像系统连接投影机播放。
投影机发出的影像光线进入智能光膜2,光线透射至智能光膜2后部分光线被智能光膜2反射,进入位于光学显示屏背面的观众的眼睛,实现光学显示屏背面成像;另一部份的光线则会折射穿过透明基板1,进入位于光学显示屏正面的观众的眼睛,实现光学显示屏正面成像。由此可见,光线透射至智能光膜2后进行反射或折射,从而使得光学显示屏的两侧均有光线射出,实现了双面成像。
光学显示屏对光的反射作用,可阻挡红外线进入室内,达到隔热效果,阻热率达60%;同时也可阻挡99%紫外线的进入,避免人体受到紫外光的伤害。
另外,光学显示屏无尺寸限制,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控制光学显示屏的大小,适应性强。
更佳地,所述透明基板1正面四周设有触控感应条3,所述触控感应条3上设有用于感应用户接触所述光学显示屏时所做的手势动作的感应器。
触控感应条3围绕透明基板1一周,触控感应条3上设有感应器,当人手接触光学显示屏上的透明基板1时,触控感应条3及感应器会自动开启,灵敏地感应到接触的位置,并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于投影机相连的显像系统内,实现人机的直接交互,提升用户体验。优选地,所述触控感应条3为多点触控感应,可同时获取多个位置信息。
更佳地,所述透明基板1正面还设有用与控制通电状态的控制器。相应地,还设有与控制器相适配的遥控器,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通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耀滨,未经吴耀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9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