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息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0024.0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卓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陈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11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10-253152并且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立体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对诸如图像内容(例如立体照片)的显示对象以及操作对象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装置正投入实际应用,并且变得普遍。例如,一些用于电视机、便携式游戏机和个人计算机(下文中的PC)的、能够立体显示的显示装置已经投入市场。关于这样的立体显示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申请JP 2010-045584A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立体图像进行校正的方法,该立体图像能够精确表示显示对象的创造者所意图的突出量或拉回量(下文中的深度量)等。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当立体显示虚拟三维空间中的图像时,则出现了在二维显示图像时所不会出现的问题。具体地,当真实空间中的对象与立体显示在虚拟三维空间中的对象重叠时,则在实际具有三维形状的对象和通过虚拟地实现视差而示出的显示对象之间出现关于距离感的失配,从而给观看的用户带来怪异感。例如,有时会引起真实空间中不会出现的视觉失配,诸如本应当处于前景中的部分被背景中的东西所隐藏的失配,给用户带来不舒服感。
鉴于上述情形,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当真实空间的对象接近在其上立体地显示有显示对象的显示表面时用户所经历的怪异感或不适感的新的且改进的信息处理设备、立体显示方法和程序。
与示例性实施例相一致,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在该确定单元的表面上的、与在操作工具的部分和确定单元表面之间的接触相对应的位置。该设备还包括限定单元和生成单元,限定单元被配置为限定第一立体图像的第一显示位置,而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触而生成第二立体图像。控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生成信号来在第一显示位置处显示第一立体图像并在第二显示位置处显示第二立体图像,第一显示位置和第二显示位置位于接触位置的预定距离之内。
与附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一致,一种计算机实现方法包括:确定在确定单元的表面上的、与在操作工具的部分和确定单元表面之间的接触相对应的位置。该方法还包括:限定第一立体图像的第一显示位置,以及响应于接触而生成第二立体图像。该方法还包括:生成信号来在第一显示位置处显示第一立体图像并在第二显示位置处显示第二立体图像,第一显示位置和第二显示位置位于接触位置的预定距离之内。
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相一致,一种有形、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了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以下方法的指令,该方法包括:确定在确定单元的表面上的、与在操作工具的部分和确定单元表面之间的接触相对应的位置。该方法还包括:限定第一立体图像的第一显示位置,以及响应于接触而生成第二立体图像。该方法还包括:生成信号来在第一显示位置处显示第一立体图像并在第二显示位置处显示第二立体图像,第一显示位置和第二显示位置位于接触位置的预定距离之内。
根据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减少当真实空间的对象接近在其上立体地显示有显示对象的显示表面时用户所经历的怪异感或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公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配置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立体显示的原理的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控制的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控制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XY坐标控制的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编辑控制的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编辑控制的视图;
图11是示出说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编辑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的深度/编辑控制处理的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编辑控制的结果的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示例1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深度/编辑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0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