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弯曲防断裂的软硬结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0302.2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团;董泽平;石崇福;朱敏;谭科;候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星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断裂 软硬 结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硬结合板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可弯曲防断裂的软硬结合板。
背景技术
软硬结合板是一种兼具刚性PCB的耐久力和柔性PCB的适应力的新型印刷电路板,在所有类型的PCB中,软硬结合板是对恶劣应用环境的抵抗力最强的,因此得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随着精密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软硬结合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衡量软硬结合板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电路连接稳定性,而保证电路连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软硬结合板本身弯曲、扰折过程,以及在板生产过程和后续的整机装配过程中,保证软硬板过渡区不会因为挤压而造成电路断裂。但目前软硬结合板在弯曲性和防断裂性都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弯曲防断裂的软硬结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弯曲防断裂的软硬结合板,包括一软板,在软板的上下两面覆盖有铜箔,上下两铜箔均压合连接有一硬板,上下两硬板与软板的压合高度不同。
所述上下两硬板与软板的压合高度差不小于0.3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板正反面均覆盖铜箔后再与硬板压合,提高了软硬结合板的可弯曲和扰折性能,另外通过将上下两硬板与软板压合时的软硬过渡区错开一定距离,降低了在软硬板压合以及正常使用时,由于在软板上应力过度集中而导致电路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弯曲防断裂的软硬结合板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软硬结合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软硬结合板,包括软板1,在软板1的上下两面覆盖有铜箔2、铜箔3,铜箔2、铜箔3的尺寸与软板1相匹配,铜箔2的下面压合连接有硬板4,铜箔3的下面压合连接有硬板5,硬板4和硬板5与软板1的压合高度差h=0.4mm。
上述软硬结合板,一方面通过在软板正反面均覆盖铜箔后再与硬板压合,提高了软硬结合板的可弯曲和扰折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硬板4和硬板5与软板1的压合高度设置为一差值h=0.4mm,将上下两硬板与软板压合时的软硬过渡区错开一定距离,降低了在软硬板压合以及正常使用时,由于在软板上应力过度集中而导致电路断裂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星之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星之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0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箱式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低功率启动的LED恒流驱动电源